每年一月初美國經濟學會與其它有關經濟學會聯合開年會。今年在波士頓舉行。參加人數約有一萬一千人。開會的目的有三。第一是讓會員有機會發表論文。發表時有指定評論的會員。做報告時會員有機會交換意見;第二是每學會的會長與幹事開會,討論與決定會務;第三是讓每所有關經濟學的院校到會招聘,與拿到或快要拿到博士學位的會員會面。開年會可以說是一個招聘的市場。因此對一般會員來說,參加經濟學會年會是非常重要的。我的文章分兩部分。第一是有關經濟學在中國的發展。第二是美國經濟學會會長的演講,因爲它是被認爲在年會中最重要的演講,日後在學會出版的《美國經濟評論》發表。
先談中國經濟學的發展,可以從我赴會參加的中國留美經濟學會(Chinese Economists Society, CES) 會議開始。該學會是在1985年由幾位美國留學生髮起的。其中兩位是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生於大海和楊小凱。於大海不用聘請律師便能把學會在新澤西州合法註冊。50年後的今天該學會會員約有400人。每年在中國開會兩次。在美國獨立開會一次,參加本年會不算在內。在中國開會一般是與一所大學合辦。開會時選定了一個對中國經濟有關的重要議題,由會員與中國經濟學家發表論文,互相討論。常有請外國的著名經濟學家來參加。這次在美國經濟學會年會舉行的會議,請了一些中國重要的經濟院校領導報告該院校對經濟學的活動。開會時也讓一些來美招聘的院校解說它們的工作環境與需要聘哪方面的新教授。
從中國留美經濟學會的活動可以討論整個中國經濟學的活動。從1985年開始到1996年,中國教育委員會(後改爲教育部)在人民大學舉辦了一年度的經濟學研究生培訓班。因爲用外匯的經費由福特基金會資助,簡稱爲福特班。從1988年到1993年同樣的福特班也在復旦大學舉辦。福特班培訓的研究生一部分得到在班上任教的美國教授推薦到美國留學。有些畢業後回國推進中國的經濟學教育。近十多年來,中國增強經濟學教師的隊伍,也靠在美國經濟學會開年會時招聘。每年有約35所學院來招聘。因爲來美招聘的院校不但待遇高,甚至高於一般美國院校的待遇,它們的工作環境也好,其他的同事也是良好的教師。有些在美國大學拿到博士學位的畢業生也不容易被中國院校招聘,這證明中國良好經濟學院校的水準已相當高。這是令我們鼓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