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如何學習經濟學?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鄒至莊:中國對經濟學教育一向不如對理工科看重,而中國經濟改革正是運用了經濟學;學習經濟學不能單靠記憶,要能夠用來解釋經濟現象。

我正在訪問廈門大學的王亞南經濟研究院。該院請我講講「攻讀經濟學須知」,我準備的演講內容如下。

中國對經濟學的教育一向不如對理工科的看重,因爲大家認爲國家的現代化需要理工科學多於社會科學。「科教興國」的口號是指(自然)科學與工程的教育,或說推廣(自然)科學與工程和教育。到了改革開放和實行市場經濟以後才發現經濟學的重要。不懂經濟學便不能認識如何改革,如何決定建設市場經濟,如何施行適當的貨幣與財政政策,因此學經濟學的學生人數增加了很多。

經濟學的有三門基礎課程: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與計量經濟學。是每一個經濟學的大學生與第一年級的研究生必修的課程。微觀經濟學分析經濟單位的活動,也可以稱個體經濟學。宏觀經濟分析整個經濟的活動,也可以稱總體經濟學。計量經濟是用統計學的方法研究個體或總體經濟的各種活動。利用這三門課程的理論和方法我們可以研究各種經濟領域的問題。與微觀經濟學有關的經濟領域包括如下:(1)勞力經濟。它利用微觀經濟供給與需求的理論研究勞力的供求來決定工資與就業和失業的人數。(2)人口經濟解釋生育與死亡的人數,預測人口年齡的分佈,可以知道將來人口會不會老年化,象當前中國的人口。(3)工業結構也利用微觀經濟的方法研究一個企業的運作。如什麼結構可以增加該企業的生產效率。

您已閱讀34%(537字),剩餘66%(104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