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社會平等

起點公平和終點公平不能兼顧

天則經濟研究所茅於軾:爲什麼堅持終點公平的國家都窮得不堪?以至於不得不讓步以取得物質上的改善?這是因爲終點的平等與「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有矛盾。

在經濟活動中的起點公平就是機會均等,沒有特權。你能做的事我也能做;我不能做的事你也不能做。沒有什麼事只有你才能做不讓別人做的。你能開銀行,我也能開銀行。你能進口石油我也一樣可以,如此等等。沒有特權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思。這一點在中國還遠未能做到。有不少行業只有國家能辦,普通老百姓是不能辦的。比如上面提到的開銀行,進口石油等等。經濟活動之外的特權也一樣,有些人有特權,殺了一個外國人都可以僞造證據,公安機關幫助他隱瞞起來。殺中國人就更不在話下了。大家對特權非常痛恨,變了老鼠過街人人喊打。即使如此它還是頑固地存在著。它在中國已經存在了幾千年。現在該到結束的時候了。

經濟活動中的終點公平就是人跟人的收入水準都差不多,大家享受的衣食住行也差不多。人跟人在社會管理中有同樣的機會,所能發揮的影響力都一樣,在社會中有差不多的發言權。沒有人有被排除在外,受壓迫,被剝削的感覺。在這些平等中最重要的是收入水準的平等。因爲在市場經濟中錢的威力極大,有了錢方面的平等才談得上其他的平等。不過其他方面的平等會影響到收入的平等,所以管理權,發言權的平等也至關重要。

上面提到的起點平等和終點平等都是我們所需要的。可是我們不得不說,這兩種平等是相互排斥的。有了前者的平等勢必犧牲後者的平等;反過來也一樣,有了後者的平等就必須放棄前者的平等。因爲在一個起點平等,或者機會平等的社會中每個人都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長處,追求自己的目標。

您已閱讀14%(612字),剩餘86%(391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天則橫議

本專欄由天則經濟研究所向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提供。「天則」語出《詩經》,「天生烝民,有物有則」,引自《易經》「文言」,「乾元用九,乃見天則」,意爲「合乎天道自然之制度規則」。「橫議」源自《孟子•滕文公下》,「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 意爲知識分子縱論時政。本專欄由天則經濟研究所研究人員輪流撰寫。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