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天則橫議

救救官員

天則經濟研究所所長盛洪:中國權力錯置且無監督的制度結構,實爲官員和央企高階主管的陷阱,貪腐的受害者和加害者是他們自己。官員真正該救的,不是身和命,而是心。

最近每隔幾天,我們就能看到中紀委的成績:一兩個省部級官員或央企老總因貪腐落馬;徐才厚和蘇榮的倒臺成爲了這一波反腐浪潮的巔峯。我們應該稱讚中紀委高效率的反腐行動,以及在這背後的本屆中共中央領導層的政治勇氣。然而,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應反思。揪出的貪官越多,越說明貪腐現象極爲普遍。

例如中紀委巡視組2013年的八個巡視點就「處理了12759人,其中包括至少68名廳局級官員,128人被移送司法機關。」中國之大,一次巡視,就像蜻蜓點水,卻有如此 「收穫」,可推斷全域性。我們至少知道,每個點(省、部或央企)平均有1595人被處理,包括平均8個廳局級官員,是一個較大比例。

可以斷言,普遍貪腐不是健全制度下的個別現象,而是一個系統性錯誤,即制度本身出了毛病。

您已閱讀5%(323字),剩餘95%(657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天則橫議

本專欄由天則經濟研究所向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提供。「天則」語出《詩經》,「天生烝民,有物有則」,引自《易經》「文言」,「乾元用九,乃見天則」,意爲「合乎天道自然之制度規則」。「橫議」源自《孟子•滕文公下》,「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 意爲知識分子縱論時政。本專欄由天則經濟研究所研究人員輪流撰寫。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