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天則橫議

善戰勝惡不是靠老天爺

天則經濟研究所茅於軾:對善惡報應的看法並非宿命論,善所以能勝惡,是因善治有利大眾,惡行被多數人反對,靠大眾努力善惡才能各有其報,每個人都不應置身於外。

「好有好報,惡有惡報」是中國有名的一句民間諺語。大多數人聽了感覺是一種安慰。好惡自有報應,人們應該做善事,不要做惡事。如果真是這樣,社會上就沒有人敢做壞事了。

事實上並非永遠如此,惡人不報的例子太多了。爲了安慰大家,又有一句諺語,「若是不報,時辰未到」,意思說最後還是會有報應的。只要耐心等待壞人自有其應得的結果。

可是例外的情況一樣很多。所以相信命運,聽老天爺安排,終究靠不住。

您已閱讀8%(188字),剩餘92%(212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天則橫議

本專欄由天則經濟研究所向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提供。「天則」語出《詩經》,「天生烝民,有物有則」,引自《易經》「文言」,「乾元用九,乃見天則」,意爲「合乎天道自然之制度規則」。「橫議」源自《孟子•滕文公下》,「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 意爲知識分子縱論時政。本專欄由天則經濟研究所研究人員輪流撰寫。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