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天則橫議

迷失的香港和臺灣

天則經濟研究所理事長秋風:中國大陸,不論是當局,還是民衆和輿論,必須理解臺灣、香港民衆內心的焦慮、迷茫,而致力於自身制度的改進、文化的重建。

前些天,臺灣一羣青年以嚴重毀壞憲制、佔領立法院的可怕方式,表達他們對於兩岸服務貿易協定的反對態度。

很快,幾位香港青年因大陸幼童疑似在公共場所便溺,而拍攝幼童,並與幼童父母發生衝突,引發兩地輿論口水大戰。

這兩起事件標誌着香港、臺灣在政治上和文化上已經陷入嚴重迷失狀態,意味著兩地對中國的未來發展,已經不再具有示範意義了。

您已閱讀7%(159字),剩餘93%(198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天則橫議

本專欄由天則經濟研究所向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提供。「天則」語出《詩經》,「天生烝民,有物有則」,引自《易經》「文言」,「乾元用九,乃見天則」,意爲「合乎天道自然之制度規則」。「橫議」源自《孟子•滕文公下》,「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 意爲知識分子縱論時政。本專欄由天則經濟研究所研究人員輪流撰寫。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