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全球化

全球化的大敗筆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所長薩克斯:最近歐元區和美國同時發生市場信心崩潰,背後的原因是經濟戰略和政府領導的失敗。美歐都未能正確診斷出核心問題所在。

最近歐元區和美國經濟幾乎同時發生市場信心崩潰,背後的真正原因在於經濟戰略和政府領導的失敗。我們沒有必要指責評級機構:歐洲和美國的政府沒能處理好全球資本市場的現實和來自亞洲的競爭,理應承擔最主要責任。

我仔細研究過數十次金融危機,知道成功的政策意味著要向公衆指出一條出路,它既要大膽、在技術上合理,又必須以社會價值觀爲基礎。大西洋兩岸的領導人在所有這些方面都不孚衆望。甚至,美國和歐洲都未能正確診斷出核心問題所在,即這兩個地區都深受全球化的危害。

國際競爭導致製造業的低技術工人失去工作、大量工業領域的新投資減少。21世紀頭十年裏,美國和歐洲的就業率一開始之所以得以保持,只是因爲低利率和不負責任的放鬆監管刺激了住房建設,直到後來泡沫破裂。現在的復甦之路,不在於催生一個新的房地產泡沫,而在於提高工人技能、擴大出口、以及增加在基礎設施和低碳能源方面的公共投資。可恰恰相反,美國和歐洲卻時而採取行不通的消費導向刺激計劃,時而訴諸於不考慮未來投資的緊縮政策。

您已閱讀24%(424字),剩餘76%(131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