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市場動盪,特別是不確定性激增,動搖了全球對經濟的信心,並使許多人認定政策方面已經無計可施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並可能導致坐以待斃的惡果。
2008年末危機爆發後,全球的政策制定者聚集在一起,爲着共同的目標採取行動。他們通過爲經濟成長提供支持、抗擊金融大動脈的僵化、放棄保護主義以及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提供資金等努力,使我們免於經歷第二次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現在到了重燃鬥志的時刻,不僅僅是爲了避免雙底衰退的風險,還爲了把全球推上穩健、可持續和平衡的成長軌道。
今天的情況與2008年不同。那時,不確定性來自金融機構的不良狀況。現在,它來自對主權政府財政健康狀況、以及牽連銀行的棘手反饋迴路的擔憂。那時的解決方案是實行前所未有的寬鬆貨幣政策、爲金融部門提供直接支持和一次性的財政刺激政策。現在,貨幣政策受到更大的限制,銀行業問題再次需要得到解決,而上次危機留下了大量公共債務——在發達國家,債務與國內生產毛額(GDP)之比較危機之前平均高出30個百分點。
您已閱讀26%(442字),剩餘74%(126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