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美國經濟

美國需要大動作

前美國財政部長顧問拉特納:「小打小鬧」解決不了美國的問題,美國需要啓動專業教育和再培訓計劃,並鼓勵有競爭力的行業,同時必須捨棄保護主義。

爲動盪的美國股市找一個原因吧。如果你願意的話,可以將其歸咎於華盛頓的失責,還有導致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取消美國AAA評級的引人不滿的債務上限協議。或者是對歐洲的擔憂,它正從主權債務危機的一個階段蹣跚著走向另一個階段。當然,還有許多投資者擔心新興市場國家的強勁成長正迅速降溫。

雖然這些劇烈變動因素對股市造成重壓,但股市大跌背後的主要原因在於:美國經濟成長減速,而兩黨都沒有令人信服的應對計劃。經濟沒有進入一個良性循環,而是陷入了惡性循環。消費支出的疲弱限制了美國公司的招聘,這反過來意味著能夠產生可支配所得的就業美國人口減少,以此類推。這是問題的癥結所在,而美國正確地採用了經典宏觀經濟學的對策:擴張性財政政策輔以寬鬆貨幣政策——短期利率爲零,並實施了兩輪量化寬鬆。

在某種程度上,這劑藥產生了療效。無論美國經濟陷入了怎樣的麻煩,沒有這些措施,情況還要糟糕得多。美國經濟可能不是獲得溫和的成長,而是陷入衰退。過去17個月可能不是由私人部門創造了將近250萬個就業崗位,而是就業機會的大量流失仍得不到遏制。

您已閱讀33%(463字),剩餘67%(94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