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球股災猶在眼前,如今各國股市再遭股災。短暫企穩之後,歐美股市週三再次劇烈震盪,道指大跌4.62%,先前翻紅的滬深股市11日亦雙雙低開。這或許並非股災結束。當前市場資訊一片茫然,更需洞察混亂背後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因素主導了這一輪瘋狂下跌?
首先,被指爲導火索的標普調低美債評級顯然不是根源。證據很容易尋找。如果標普調低評級是根源,其作用線條少不了美債被大舉甩賣、美債價格崩潰、利率急劇上升、美元巨幅下跌等劇目——然而,以上環節沒有一個成爲現實。不論標普下調前後,美債不僅沒有遭遇拋售,反而受到追捧,美國中期國債價格從6月初至8月8日上升了5.5%。同期,美元綜合匯率也並未下滑,一直穩定地在74點之上震盪。
本質上,標普評級只是一種意見之表達,它對機構投資者的參考價值絕不大於機構投資者自己的研究,也並非寰球股災的根源。
您已閱讀17%(363字),剩餘83%(179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