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金融市場

二次探底不足慮

澳新銀行劉利剛:即使全球出現「二次探底」,也不用擔憂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全球復甦的轉弱反而會減少中國的通膨壓力和資產泡沫風險。

肆虐全球的金融市場動盪,引發了市場關於世界經濟「二次探底」的擔憂。事實上,「二次探底」發生的可能性仍然較低。

從金融危機一般的發生機制來看,目前的危機仍然囿於金融市場內,傳導至實體經濟的管道也未形成。

以上次金融危機爲例,金融市場的動盪導致了銀行大肆從市場上回收流動性,這導致了大批衍生品被迫平倉,結果風險偏好進一步降低,大規模的銀行危機造成銀行信貸停止。

您已閱讀8%(176字),剩餘92%(192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經濟觀察者

劉利剛,現任澳新銀行(ANZ)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主管大中華區宏觀經濟、匯率和策略研究。曾經任職於香港金管局、亞洲發展銀行學院、世界銀行和彼德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