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恐慌發生在美國達成債務上限協議之時,而不是沒能達成之時。這是有道理的,因爲關於債務上限的爭論讓人們更快地認識到,主權債務的償還與其說是經濟問題,不如說是政治問題。
企業和個人之所以償還債務,是因爲他們必須這樣做。但主權債務人與企業和個人不同。主權豁免權是主權的必然產物。法院是用來行使國王權威的,因而不可能被用來對付國王自己。
政府旗下的重要資產通常是債權人無法收走的。某些安排自稱繞過了這一原則——英國財政部(UK Treasury)大樓是一項複雜證券化安排的標的資產,雅典地鐵也可能被私有化。但任何憧憬這種抵押品真能被強制收走的人都是在做白日夢。
您已閱讀21%(275字),剩餘79%(106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