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我是書蟲

尋常巷陌裏的中國變遷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連清川:大時代的變遷,是由無數細屑和無名所組合起來的;尋常巷陌裏的中國變遷,纔是確實的、真切的變遷。美國《紐約客》雜誌前駐中國記者何偉的新書《尋路中國》所講述的,恰恰就是北京郊區三岔村和浙江麗水一些小人物的尋常故事。

對於許多中國人來說,過去的10年時光是雷霆萬鈞的。這個國家發生的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加入世貿了,香港迴歸了。奧運舉行了,世博展覽了。中產出現了,汽車進門了。如果要列舉類似於這樣的大時代,大故事,大變遷,每個人都似乎都有著那麼多的話要說。

可是,一切是否真的都那麼宏大?對於個體的命運來說,一場號稱舉國自豪的奧運會,真的曾經影響了你的日常生活?或者說,當你將眼光微縮到尋常巷陌的時候,是否還能夠有如此霹靂雷聲?而或者,你只看見了家長裏短的苦痛,微不足道的掙扎?

或者,我們都容易被那些宏大敘事所牽引,忘卻了身邊的細小故事。而美國《紐約客》雜誌前駐中國記者何偉(Peter Hessler,見上圖),通過他的書《尋路中國》(Country Driving),恰恰給我們講述的,就是他沿著長城駕駛、在北京郊區一個名爲三岔的小村租住、在浙江麗水採訪所遭逢的一些小人物的尋常故事。

您已閱讀17%(382字),剩餘83%(186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我是書蟲

連清川,70年代人。曾任南方報業《21世紀環球報導》副主編,其後遊學美國三年,任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中心和新聞學院訪問學者。後在民營、國營、合資,印刷、電視、網路媒體均有短暫停留。唯好讀書寫字。讀書無挑揀,只要有情趣。

我是書蟲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