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正當美國在伊拉克的戰爭如火如荼之際,著名的尼爾•佛格森出版了他的作品《巨人:美國大帝國的代價》(Colossus: the Price of America's Empire)。當年,批評美國戰爭外交的喧囂聲此起彼落。但畢竟,這是佛格森啊,哈佛大學歷史學與金融學的雙料教授,羅思柴爾德家族的研究權威,英國帝國主義衰亡的專家。於是,一股在保羅•甘迺迪的《大國的興衰》後一度湮滅的帝國衰亡論,又重新回到了公衆視野之中。而在當時的語境之下,幾乎無人否認,美國儼然已是意圖統治世界的帝國。
短短數年之間,隨著美國總統權力從共和黨的布希交到民主黨的歐巴馬,政策從兵臨阿富汗和伊拉克,到全面的退縮回撤,美國帝國論一下子又玉宇澄清,似乎從來沒有發生過。
同爲美國教授的許倬雲(在匹茲堡大學歷史系任教),所處理的是同一個話題,主題卻閃回中國。《大國霸業的興廢》,用了整整2/3的篇幅,講中國曆朝歷代如何從草莽之中崛起,又如何歸於塵土,輪迴往生。其後的1/3內容,用來處理的是西方強盛悠久的羅馬帝國,又是如何從橫跨歐亞,稱霸千年,一朝隕落,分崩離析的。與其說,許倬雲意在通過簡述數千年中華帝國的衰亡史,不如說,這是一本小小的現代版《資治通鑑》,其中所縷析的,恰恰是這數千年興廢的箇中鏡鑑。
您已閱讀18%(539字),剩餘82%(247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