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外交

美國不再是全球霸主

FT專欄作家斯蒂芬斯:世界事務在本次美國大選中很少被提及,這可能是美國世界角色轉變的一個前兆。美國將被迫放棄國際秩序擔保者的角色,轉變爲一個有選擇性的超級大國。不過,美國強權之下的世界和平固然有其缺陷,其批評者或許會哀嘆其消失。

美國總統選舉很少隨著外交政策轉向,這次選舉尤其如此。米特•羅姆尼(Mitt Romney)在共和黨大會上講話的時候,沒有提到那些在美國投入的最漫長的戰爭中作戰和陣亡的美國年輕人。在民主黨大會上,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也僅僅簡略提到阿富汗戰爭——但只是爲了強調他很快就會撤出美國軍人。

在競選活動中,世界事務很少被提及。羅姆尼在共和黨代表面前,簡要而照本宣科地批評了歐巴馬總統,稱他在對手面前不夠強硬,而且忽視了盟國,尤其是以色列。歐巴馬對國際事務說得多一些,把美國在太平洋地區重新確立強大存在和擊斃奧薩馬•本拉登(Osama bin Laden)列爲自己主政期間的成就。

前不久美國外交官在利比亞班加西遇害,以及一部嘲笑伊斯蘭教的電影引發中東地區針對美國使館的不斷蔓延的暴力事件,使得國際事件再次成爲頭版頭條新聞。美國無法逃避其舉世無雙的全球影響力所帶來的結果。可是大選真正的戰場是經濟和中產階級的困境。

您已閱讀21%(410字),剩餘79%(153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