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我是書蟲

電子時代的傳統閱讀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連清川:電子閱讀會取代傳統閱讀嗎?這個問題不僅在於閱讀本身,而在於電子網路時代在人類精神生活中究竟起到怎樣的作用。

我已經滑身進入了新媒體。

對於一個前半生浸淫在傳統媒體之中,並且因此而獲得職業自豪和精神支柱的人,所立即呈現的,就是各種的不適應症。儘管我在此之前,就早已經相信新媒體必將取代傳統媒體,但是傳統媒體如同荷爾蒙一般所散發出來的責任、理想與深刻,一再誘惑著我回頭張望。而在新媒體之中,流量、數字、工具、曲線這些冰冷而理性的產品形態,取代了傳統媒體溫潤而隨意的角度、策劃和挖掘。

我想,這正是包括了許多美國和歐洲的傳統新聞人,當他們轉型進入新媒體時代中無法生存的真正理由。媒體人純正然而帶有更多精神性追求的本質,開始蛻化成兼具內容運營和產品經理的模糊角色。可是,就我自己而言,我卻更加堅定了新媒體必然是未來媒體主流形態的觀點,因爲當以往幾乎無法觸摸的讀者已經成爲分析工具中一個個實在可觸的具體的時候,一切就已經註定。所謂的滑身,就在於我不需要掙扎。

您已閱讀16%(368字),剩餘84%(188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我是書蟲

連清川,70年代人。曾任南方報業《21世紀環球報導》副主編,其後遊學美國三年,任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中心和新聞學院訪問學者。後在民營、國營、合資,印刷、電視、網路媒體均有短暫停留。唯好讀書寫字。讀書無挑揀,只要有情趣。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