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書蟲

民國,就是那扇窗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連清川:《血是熱的》、《中國1927》等有關民國的書,揭示出真實的民國:政治獨裁,貧富分化,文化黯啞,戰亂遍地。

對於中國人來說,關於戰時離亂的悲歡,總是最能夠調動淚腺的題材。宋代故事的《四郎探母》一直是長演不衰的曲目。而在兩岸分離之後,其中又生產出多少足以令人動容的離合。

近讀錢理羣先生的《血是熱的》,驚異地發現他原來就是兩岸分割最大的受害者之一,他的父親和一個哥哥逃亡臺灣,而母親和許多哥姐,都留在了大陸。而這個家庭更大的悲劇,乃是父親原是臺灣高級官員,而二姐和四哥,卻是隨解放大軍南下的幹部。家庭的離亂已經足夠驚心動魄,而血緣至親的心靈隔膜與對峙,更加催人心肝。

在懷念二姐的文章中,錢先生的一段話不由得讓人尋思:「我到了臺灣,聽到一種說法,彷彿當年反共的人才是真正要求民主的。……每當聽到這類高論,我都要想起二姐、四哥,忍不住要爲他們當年的選擇作辯護。我們不能否認當年的國民黨政權是一個專制獨裁政權這一個基本的歷史事實,如果把冒著生命危險反對國民黨的一黨專制的共產黨人和他的同情者視爲反民主分子,無疑是對歷史的歪曲和顛倒。我們更不能囿於成敗論英雄的歷史觀,因爲共產黨後來重陷怪圈而否認二姐、四哥這樣的40年代大、中學生中的佼佼者選擇革命的歷史合理性。」

您已閱讀15%(472字),剩餘85%(260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