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朝九晚五

當資歷成爲累贅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精幹的總經理更願意找年輕的得力下屬,而不是老江湖,因爲他們聽話,好帶,並且便宜。

一位「奔四」的女區域經理對我說:「我一直在想著萬一失去這份工作我還能做什麼,要知道,年齡對於我們這些人來說,不是優勢,而是劣勢。」

她的論斷已經在另一位前外貿公司業務總監身上應驗了。這位業務總監自08年經濟蕭條公司裁員後,就一直沒找到合適的工作。據說原因和「三高」剩女擇偶一樣,是高不成,低不就。她看得上的,人家要麼看不上她,要麼覺得她要價太高;看得上她的,她又嫌人家不夠格。其實在我看來,這位「前總監」的處境甚至還不如「三高剩女」,後者主要是因爲擇偶條件太苛刻,稍微降低一下,市場就一片大好;而職業市場對高齡前總監們來說更冷酷,就算你甘願降職減薪,也得看年齡和你差不多、甚至比你小的副總和總經理們願不願意給自己找個大齡下屬。前業務總監依然處於這種尷尬狀態中。他一直以爲自己願意降職減薪在比自己小的領導手下就職,已經是做出了巨大努力,沒想到現實是,精英小輩們覺得接收這樣的老江湖下屬對自己來說是更大的努力。還不如找年紀更輕的下屬,聽話,好帶,並且便宜。

在中國郵局全面電腦化的那段時間,我曾經對一位看上去四五十歲的工作人員發過火。我趕時間,他卻不緊不慢在鍵盤上尋找著我名字的拼音字母,而且很明顯,他根本還不記得每個字母在鍵盤上的位置。不過我馬上就換位思考了一下,不知道我到他的年紀,會不會像他一樣被市場嫌棄。這位師傅如今應該已經不在這個崗位上了,據說現在坐在郵局電腦前的都是年輕人,手指在鍵盤上像溜冰一樣滑順。這充分說明,專業技術跟不上時代,被年輕人替代那是必須的。

您已閱讀62%(631字),剩餘38%(39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朝九晚五

職場衆生百態、杯水風波、微言大義。作者「誰誰誰」本名薛莉,FT中文網生活時尚頻道主編、專欄作家。曾任網站製作人、項目經理及《ELLE》中文版專題總監。著有《朝九晚五》、《白領極限生存》、《上海在失眠》。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