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寫過「朋友的三六九等」,講朋友的親疏程度。現在更復雜的問題來了,你覺得是我一等的朋友,可以請我幫忙搞定你兒子的重點幼稚園的名額問題,而我卻覺得咱倆還沒鐵到這個程度,幫吧,要費九牛二虎之力,欠下大人情,不幫呢,又不忍辜負你的重託……這種狀況的結果就是,常有人投訴有些「朋友」的越分舉動,跟這個朋友一起去旅行,結果他只拎個小包,其它什麼東西都放在我的箱子裏,我又不是他的媽媽;那個朋友每次都問我索要樣品,我又不欠他的……等等之類,都是彼此間的親疏認定不對等造成的。
在社交場合,更容易被衆多「朋友」之間的親疏關係搞迷糊。剛剛有人過來爲你介紹,這是我哥們兒,基金公司的,以後炒股票找他要「訊息」;過會兒這位「訊息」人士會問你:剛纔介紹我的那個人是幹嘛的來著?
對於社交高手,這些都是正常範圍內的多發事件,一笑了之即可。對於較真的人,這些事件不僅虛僞,甚至會帶來情感上的傷害。
您已閱讀37%(385字),剩餘63%(65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