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朝九晚五

如何消滅8小時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有效也有意義」的消遣方式還包括炒股,經營個人部落格,在開心網上組織民調等,但沒有一種是「安全」的。

L女士在來信中建議:「不如你討論一下『如何消滅8小時'吧。就是說,工作已經沒有挑戰性,且不具備突破的客觀條件和需求,上司較情緒化還嫌我太積極。暫時不會考慮跳槽,因爲客戶不錯,公司假期多(也就這點好處了)。已經在備孕,8個小時顯得太多了。補充一點,我是雙子座的,我跑得太快,以至於我寂寞。所以麻煩討論一下這個話題,比如給一下建議,調節心理,或者如何讓這些多餘的時間安全有效也有意義。」

以前我在提到「當年明月」利用下班及雙休日的空閒時間寫出了巨著《明朝那些事兒》時,有不少讀者表達了自己的憤怒,罵公務員人浮於事,浪費納稅人的錢,罵社會不公,罵作爲公務員的「當年明月」工作不投入。這種情緒,叫做嫉妒。如果「當年明月」坐在辦公室裏無聊地發呆,回到家裏看綜藝節目,他們就不會想起這個人在糟蹋納稅人的錢,因爲這個人不比他們優秀,所以不用不平衡。

人家利用私人時間打打字已經激起了這麼大的民憤,L女士居然叫囂工作實在太容易,工資實在太好賺,坐在辦公室捱時間實在太無聊,不知道又會讓憤民們怎樣心潮澎湃。

您已閱讀38%(442字),剩餘62%(71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朝九晚五

職場衆生百態、杯水風波、微言大義。作者「誰誰誰」本名薛莉,FT中文網生活時尚頻道主編、專欄作家。曾任網站製作人、項目經理及《ELLE》中文版專題總監。著有《朝九晚五》、《白領極限生存》、《上海在失眠》。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