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朝九晚五

見光死的「藉口」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藉口主要有以下幾類:一,爲了逃避責任;二,爲了安慰自己;三,爲了偷懶。

如果擅於捕捉自己有意或無意編織的藉口,並加以分析,會發現它們主要有以下幾類:一,爲了逃避責任;二,爲了安慰自己;三,爲了偷懶。

在參與錄製一檔競賽類職場電視節目《誰來一起午餐》時,一位志得意滿的年輕CEO選手的表現令人大喫一驚。這位24歲左右的海歸創業者在錄完了節目之後大喊著讓編導不要播這期節目,因爲他的表現會讓他的投資者們極度不滿。他幾乎是含著眼淚埋怨節目的編導:我是看在你的面子上纔來錄的,沒想到你們拷問得這麼激烈,你讓我怎麼去面對我的投資人?讓他失望的是,節目,肯定會照常播出,但顯然他需要找到一個過得去的「藉口」向他的投資人解釋這個不理想的電視宣傳。並且,爲了避免以後再出現此類讓投資人不悅的「藉口」,他以後要權衡一下是否再給漂亮的女編導這麼大的面子。注意:爲自己的一言一行負責,你就不會再需要推諉責任的藉口。

還要注意的是,對藉口產生的後果要估計準確。年輕的職業人往往會看輕藉口帶來的負面結果,因而在需要承擔結果時驚慌失措,即便上述能幹的創業CEO也不例外。我認識的一個家境不錯的化妝師就永遠搞不清楚遲到的後果。幾乎每個她參與的項目她都遲到,而且藉口清一色是「塞車」。如今她已經成爲許多時裝編輯備選化妝師名單的最後一位——別人都找不到時再找她。《沒有任何藉口》中提到「假設遲到一分鐘,你就要被槍斃」,你還會遲到嗎?當然不會。

您已閱讀40%(566字),剩餘60%(84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朝九晚五

職場衆生百態、杯水風波、微言大義。作者「誰誰誰」本名薛莉,FT中文網生活時尚頻道主編、專欄作家。曾任網站製作人、項目經理及《ELLE》中文版專題總監。著有《朝九晚五》、《白領極限生存》、《上海在失眠》。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