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凱(John Kay)文章檔案

糊塗的藥劑師:葛林斯潘

FT專欄作家約翰•凱:葛林斯潘在自傳中分析,製藥業說明了信任和名譽在現代經濟中的關鍵作用。我們之所以心甘情願地寄予信任,是因爲我們依賴交易對手的自我利益。但這幾乎完全沒抓住要點,原因在於我們確信,這種利益會牢牢受到限制。
2009年3月4日

狗有幾條腿?

FT專欄作家約翰•凱:美國前總統林肯提出過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把尾巴叫做腿,那麼一隻狗有幾條腿?」誠實的林肯給出的答案是4。就算把尾巴叫做腿,尾巴也仍是尾巴。金融領域要複雜一些,但也不是很多。
2009年2月3日

別信「預言家」

FT專欄作家約翰•凱:美國學者發現,預言家越出名,其預測就越不準確。泡沫破裂後,那些一直在胡說的預言家往往不承認自己說錯,更不希望別人點明真相。
2008年12月31日

東方創新對西方不構成威脅

FT專欄作家約翰•凱:商業和經濟上的成功,不僅依賴於技術質量,而且依賴於技術與客戶需求的匹配。因此,中國和印度逐漸成長的技術能力爲美國和歐洲企業創造了更多的商機,而不是威脅。
2008年12月10日

爲何拯救銀行?

FT專欄作家約翰•凱:西方各國政府向金融機構大筆注資,根本目的在於保障基本銀行職能,而非確保收回納稅人資金。只要市場仍然需要國有化銀行,政府就不宜退出投資。
2008年12月10日

不科學的經濟預測

FT專欄作家約翰•凱:經濟體是複雜的、動態的、非線性的系統,初始條件的細微差異就會造成最終結果的巨大不同,正如俗話所說,一隻蝴蝶扇動翅膀,就會引起颶風。因此,經濟預測是不科學的。
2008年12月2日

歐巴馬的正確抉擇:務實

FT專欄作家約翰•凱:歐巴馬面臨一種兩難困境:闡明政府和市場之間一種新型的,不斷進步的關係。布萊爾和柯林頓曾宣稱「第三條道路」,但這一說辭已蛻變成陳詞濫調和空談。歐巴馬總統是否可以做得更好?
2008年11月23日

弗里德曼研究所之爭

FT專欄作家約翰•凱:美國芝加哥大學正在募集2億美元資金,籌辦米爾頓•弗里德曼研究所,以此紀念該校最著名的經濟學家。但是,此舉引起了爭議。
2008年11月21日

拿破崙如何應付信貸緊縮?

FT專欄作家約翰•凱:我們想通過偉人的一生觀察歷史,但這種渴望矇蔽了我們的雙眼,讓我們看不到政治、商業和金融的複雜性。當前的危機就是如此。
2008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