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鶴鳴文章檔案

維穩
中美之間的維穩競賽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白鶴鳴:中美「共治」已經成了一場維穩競賽,中國在飛速發展後能否保持原有政治框架不變,將成爲競賽焦點。
2011年6月21日

中國特色的環保官司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白鶴鳴:沒出現汙染的高鐵被叫停,出了大麻煩的電池廠卻很晚才被查處,說明中國的環保體制需要在資訊化基礎上完善,加強日常監管。
2011年5月22日

本拉登
本•拉登陰魂何日散?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白鶴鳴:擊斃本•拉登讓美國人得到了正義,但塔利班仍是棘手問題,從阿富汗綿延至巴基斯坦的「原教旨主義特區」將是美國的大麻煩。
2011年5月3日

油價
中國發改委應如何調油價?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白鶴鳴:中國現行低油價政策已難維繫,應以細緻調查爲基礎,制訂現代化的石油應急計劃,對關係民生的行業發放精確化的補貼。
2011年4月21日

福島災難中的人禍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白鶴鳴:東電在事發後拖延時間、隱瞞嚴重性、推卸責任,造成巨大損失。日本相關部門應反思,核反應堆還能不能按照原來的管理方式運營下去?
2011年3月22日

中國國企政策是政治需要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白鶴鳴:今年中國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有進有退」,這並非新詞。但學習政府報告,不僅要關注政府說了什麼,還要關注政府沒說什麼。
2011年3月10日

糧食
中國如何實現糧食安全?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白鶴鳴:中國經歷過大旱之後,糧價會如何變化?如果糧價上漲,它將成爲中國政府今年面臨的一大問題。
2011年2月10日

車臣
民族政策惹的禍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白鶴鳴:17年連續戰亂之後,車臣問題再次成爲一場恐怖襲擊的根源。今日車臣的亂局和莫斯科的慘狀,與當年克里姆林宮的錯誤決策密不可分。
2011年1月28日

北韓
北韓的水電之夢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白鶴鳴:在朝韓軍隊在三八線和黃海上緊張對峙之時,北韓領導人金正日與其兒子金正恩視察了熙川水電站工地。水電站在北韓是一個重要的政治符號。
2010年12月30日

公務員
萬千學子覓封侯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白鶴鳴:中國的官員面臨來自上級、下級、同事、紀委、輿論的種種壓力。或許有一天,這種壓力會超過他們所能承受的範圍。但今天我確實看到,公務員考試考生的熱情還遠沒有被這種壓力擊退。
2010年12月22日

從東海到南海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白鶴鳴:在最近的中日較量之中,中國強勢出擊,美國避其鋒芒,日本損失慘重。日本有人便期望與那些在南海島嶼主權問題上與中國有爭議的東南亞國家建立「統一戰線」。
2010年10月14日

中國民族主義已經「畢業」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白鶴鳴:中日扣船風波的落幕,從某種程度上顯示出,中國民族主義已經完成了其全部歷史使命,宣告「畢業」。將來能夠威脅中國未來的根本問題,不再是外憂,而是內患。
2010年9月25日

減排
中國減排靠「停電」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白鶴鳴:北京要求各省控制用電量成長。到了縣一級,命令已經變成了:停電,或者你下臺。節能減排本來並不需要以這麼尷尬的方式來完成。
2010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