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甘•葛林文章檔案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登出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一週
一月
季度
一年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訊
音訊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登出
關注我們
WeChat公衆號
新浪微網誌
X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RSS
貨幣政策
關注
且勿假設通膨會自然回落
葛林:研究發現,中期而言,沒有證據表明疫情和俄烏戰爭終結了西方的低通膨和低利率時代,但這並不能讓人輕易感到寬慰。
2023年7月4日
銀行
關注
「薛定諤」的全球銀行業
今天的銀行業就像薛定諤的貓:我們不知道過去一週的情況是例外的、可控的,還是一場銀行業危機的開始。它處於兩種狀態的疊加態。
2023年3月20日
貨幣政策
關注
量化寬鬆已變成「加州旅館」
葛林:量化寬鬆已變得有點像老鷹樂隊的「加州旅館」,你隨時可以退房,卻永遠無法離開。退出量化寬鬆的最佳方式可能是一開始就別進入。
2023年3月2日
美國經濟
關注
美國龐大的現金儲備能撐多久?
葛林:美國經濟還沒有出現衰退,這要歸功於美國消費者和企業在疫情期間建立起來的現金儲備。然而這些儲備終將消失。
2022年12月2日
美國預算
關注
美國期中選舉對投資者意味著什麼?
美國股市在投票後的六個月內往往表現優於前半年的表現。
2022年11月13日
資產價格
關注
英國市場動盪預示全球未來
葛林:央行在努力抗擊通膨的同時卻會引發其他方面的問題,明年的全球資產價格波動將像英國已經發生的一樣迅速而劇烈。
2022年10月12日
新興市場
關注
新興市場的麻煩正在到來
葛林:除了斯里蘭卡,看起來脆弱的發展中國家還有很多,它們或許也將做出抉擇,是購買必需品還是償還外債。
2022年7月28日
通貨膨脹
關注
美國民主黨缺乏應對通膨的工具
葛林:在期中選舉即將到來之際,拜登可利用的降低通膨的工具不多,而選民是不可能忽視通膨這個問題的。
2022年7月21日
歐元區經濟
關注
歐洲央行能否拿出管用的「反碎片化工具」?
葛林:隨著義大利與德國國債間的利差再度擴大,歐洲央行決定成立新的「反碎片化工具」。我擔心它可能會讓人失望,進而引發一場危機。
2022年6月28日
糧食安全
關注
央行官員們須擔憂「米袋子」危機
葛林:全球糧食短缺正將食品價格推高至創紀錄水準,給發達國家帶來經濟和政治上的潛在影響,給新興世界帶來饑荒和債務困境的威脅。
2022年5月17日
美元
關注
美元的「世界貨幣之王」寶座依然穩固
葛林:雖然最近的俄烏戰爭讓美元末日論再次流行,但還沒有任何其他貨幣能夠真正對美元的地位構成威脅。
2022年4月12日
歐洲央行
關注
歐洲央行須謹慎考慮加息問題
葛林:今年1月歐洲的通膨達到多年高位,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拒絕排除今年加息的可能性,但過早退出寬鬆政策可能會扼殺經濟復甦。
2022年2月25日
貨幣政策
關注
Omicron爲央行再添不確定性
葛林:假以時日,我們纔會知道關於新病毒變種所帶來的影響。但各國央行並沒有過多時間等待一切明朗再製定政策。
2021年12月2日
全球化
關注
「去全球化」敘事站不住腳
葛林:比去全球化更有可能的是正在發展的「中國加一」戰略:繼續在中國開工廠,但也要利用其他地方的供應商來進行對沖。
2021年11月29日
氣候變化
關注
全球領導人必須直面綠色轉型的代價
葛林:如果處理不當,那麼綠色轉型不可避免的短期經濟代價,有可能讓抗擊氣候變化的努力引發反彈。這是地球無法承受的。
2021年11月2日
數位幣
關注
央行不應倉促推出數位幣
葛林:央行數位幣(CBDC)的出現不可避免。然而英國央行和美聯準推出CBDC的動作較慢;我認爲他們是對的。
2021年8月27日
心理健康
關注
促進大腦健康是經濟繁榮的關鍵
葛林:重視大腦健康不僅有助於更多美國人重返勞動力市場,還是經濟長期繁榮的關鍵,尤其是因爲未來的工作將看重那些需要大腦健康的技能。
2021年8月16日
G7
關注
G7爲何擔憂中國對外放貸?
葛林:在中國被視爲戰略競爭對手的背景下,只要其放貸行爲不透明、且債務國可能受到其政治施壓,那麼G7領導人就有理由感到擔憂。
2021年6月20日
美國經濟
關注
拜登數萬億支出實驗可能顛覆經濟學思想
葛林:拜登政府並不擔心刺激導致過熱,因爲它採用的是一個不同的框架,在這個框架中,經濟可能從一種潛在成長水準跳到另一種潛在成長水準。
2021年5月8日
美國經濟
關注
拜登的復甦計劃可能遭遇墨菲定律
哈佛大學葛林:疫苗接種工作的開展可能不夠快,需求反彈可能不夠強勁,財政支持計劃在國會也可能遭到阻撓。
2021年2月1日
2020年度報告
關注
勿對川普「以人廢言」
葛林:在自由貿易衝擊美國社會的問題上,經濟學家們證實川普有點道理。我希望拜登政府能擁抱這些新見解,更好地幫助美國的輸家。
2020年12月27日
新型冠狀病毒
關注
恐懼是抗擊新冠疫情的強大武器
葛林:羅斯福曾說「我們唯一要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但在抗擊新冠疫情的問題上,當選總統拜登應該說「我們最該恐懼的是沒有恐懼」。
2020年11月24日
美國經濟
關注
不能往下看的美國經濟
葛林:美國或許還沒有開始倒下,但已不再根基穩固。政策制定者必須迅速採取行動,防止經濟陷入衰退的深淵。
2020年9月8日
美國經濟
關注
疫後重建讓美國勞動力市場迎來重塑機遇
葛林:經濟大蕭條催生了「新政」,二次世界大戰帶來了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疫情之後的美國勞動力市場,也應有大膽改革舉措。
2020年8月19日
新興市場
關注
投資者對新興市場的風險不可不察
葛林:許多新興市場正漂浮在全球主要央行釋放的流動性浪潮之上,而投資者似乎對退潮時可能出現的結果還渾然不覺。
2020年7月3日
美國股市
關注
美股逆勢反彈的內因
葛林:災難性的經濟數據接踵而至,美國股市卻不斷走高。這不僅僅反映了投資者對復甦的樂觀情緒。
2020年5月13日
新型冠狀病毒
關注
新冠疫情影響可能超出華爾街預期
葛林:如果新冠病毒導致一場全球性疫情,經濟成長和市場受到的打擊將會比投資經理們所預計的更嚴重。
2020年2月24日
全球經濟
關注
全球經濟的癥結在哪裏?
葛林:對於工業化國家低成長、低通膨和低利率的現狀,一些經濟學家將其歸咎於供應疲弱,另一些經濟學家將其歸咎於需求疲弱。
2020年1月18日
財富稅
關注
財富稅無法解決不平等問題
葛林:徵收財富稅有兩個目標,一是增加稅收,二是減少不平等。但歷史表明,徵收財富稅無法實現這兩個目標。
2019年12月1日
貨幣政策
關注
別指望財政刺激政策
葛林:儘管從經濟方面來說出臺財政刺激措施是合理的,但從政治方面來說,出臺財政刺激前景渺茫。
2019年11月5日
波音
關注
波音正在拖累美國經濟成長
葛林:波音737 Max飛機停飛拉低了美國的經濟增速,降低了生產率,並削弱了很多美國公司的盈利。
2019年11月6日
美國經濟
關注
消費者不可能永遠支撐美國經濟成長
葛林:紐約聯儲行長威廉斯指出:「消費者現在獨自揹負著未來成長的全部重任,或者大部分重任。」這種局面很可怕。
2019年9月25日
匯率
關注
川普不可能打贏匯率戰
葛林:美國不可能單方面讓美元貶值,要打匯率戰,這一次它不但沒有盟友,反而可能引起內訌,而且其火力也極其有限。
2019年8月18日
中美貿易戰
關注
貿易戰爲美國製造業套上枷鎖
葛林:貿易摩擦不僅導致中國對美國商品的需求下降,還擾亂了美國製造商的供應鏈和庫存管理。經營企業就像掛著重物參加鐵人三項比賽。
2019年8月4日
美聯準
關注
誰是流動性緊張的真凶?
葛林:交易員們抱怨,美聯準的量化緊縮正造成流動性緊張,這將遏制成長。我認爲他們搞錯了犯罪真相、凶手和凶器。
2019年1月17日
2019前瞻
關注
2019年全球經濟將同步放緩
美國、歐元區、中國經濟成長都在放緩,在沒有財政和貨幣刺激或生產率成長提速的情況下,這一趨勢很可能延續到明年。
2018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