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祺文章檔案

中國相關企業暫停購買美國農產品

在川普宣佈對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後,據新華社報導,中國相關企業已暫停購買美國農產品。
2019年8月6日

安邦「落幕」,大家保險揭牌

安邦被政府接管18個月以後,受讓安邦資產和業務的大家保險舉行揭牌儀式,正式宣告安邦時代的落幕。
2019年7月11日

摩根大通將以33%溢價控股在華合資企業

申報檔案披露,外部第三方對上投摩根基金管理估值90億元人民幣,但根據對拍賣的2%股份設定的最低出價,其估值達到120億元人民幣。
2019年7月1日

中國多家銀行推遲公佈業績

最近被政府接管的包商銀行是尚未公佈2018年業績的19家銀行之一。分析師們表示,推遲公佈業績可能是不良貸款累積的跡象。
2019年6月5日

分析:中國發布赴美留學預警

中國向本國學生和學者發佈預警,稱獲得赴美簽證的難度越來越大。此舉突顯貿易戰正擴散至雙邊關係的其他層面。
2019年6月3日

中美電視主持人就貿易戰發起辯論

中美兩位主持人在很大程度上重申了各自國家的立場。觀衆們抱怨這場辯論結束得太快。
2019年5月30日

巴西
巴西副總統莫朗訪華之旅:爲修復關係而來

莫朗訪華有一項微妙且敏感的任務:挽救巴西與最大貿易伙伴國因波索納洛反華言論而受損的關係。他被認爲取得了外交成功。
2019年5月30日

非洲豬瘟疫情將推高中國豬肉價格

中國養殖戶一看到非洲豬瘟的跡象,就把整個豬羣送到屠宰場,而不是向政府報告、拿到少量補償。這意味著下半年可能出現豬肉供應短缺。
2019年5月30日

4月份中國大幅增加伊朗石油進口

在進口伊朗原油的制裁豁免結束前一個月,中國從伊朗進口原油324萬噸,同比增加21%,環比增加46%。
2019年5月29日

中國暗示要把稀土當作貿易戰籌碼

中國國家發改委以問答形式發佈公告,強調稀土出口斷供的威脅,但沒有宣佈任何具體政策。
2019年5月28日

中國反駁美國有關其違背承諾的指責

中國官方首次解釋貿易談判受挫的原因,表示是華盛頓方面在談判過程中一再試圖改變談判條件。
2019年5月14日

中國將駁斥「一帶一路」債務陷阱指責

週四,37個國家的首腦將齊聚北京參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屆時中國將爲該倡議做出辯護,駁斥債務陷阱指責。
2019年4月24日

中國借海上閱兵展示海軍實力

中國將於週二舉行海上閱兵活動,此舉旨在向競爭對手展示海軍實力,與他國海軍建立友好關係,同時激發國內的愛國熱情。
2019年4月22日

波音
波音向中國各航空公司演示改進版飛控系統

據公司發言人稱,此次演示會在波音的上海培訓基地舉行,其間中國民航飛行員使用了737 Max飛機的飛行模擬器。
2019年4月10日

中國通過《外商投資法》

該法旨在爲與美國達成新貿易協定鋪平道路。中國希望該法將緩解外國企業的擔憂,並保持投資資金的持續流入。
2019年3月15日

兩會
中國地方政府在「兩會」前制定減支計劃

在「兩會」之前,中國地方政府根據財政部要求制定了削減支出的計劃,並幾乎全都下調了財政收入成長預期。
2019年3月4日

環保
中國發放補貼來緩解治汙行動影響

爲了治汙,河北省內17萬家工廠遭關停。爲了應對這對當地經濟造成的影響,河北等省份正越來越依賴政府補貼。
2019年2月18日

中國影子銀行違約波及中產階級

中國影子銀行市場反覆出現的違約讓許多中產階級的投資受損,他們不得不承擔人際關係和錢財兩個方面的苦果。
2018年12月28日

海航
海航擬出售祥鵬航空

這將是海航首次正式剝離一項核心國內航空業務,突顯出海航處理其在快速擴張期間累積的至少780億美元債務的挑戰性。
2018年10月30日

海航
海航3億元人民幣信託借款違約

海航創新未能如期償還向湖南信託申請的3億元人民幣信託貸款,後者表示將申請凍結海航資產。
2018年9月13日

海航
海航高息P2P引發不安

海航集團正面臨一個新的挑戰,其高息P2P產品違約引發投資者抗議,同時也引起了政府的關注。
2018年9月3日

海航
海航償還上週五到期債券的10億元人民幣本金

海航本應在上週五償還這筆債券的本息,但其表示因銀行轉賬問題而未能如期償付本金。這隻債務是在去年海航的緊張時期發行的。
2018年9月3日

阿里巴巴和騰訊的外賣大戰

外賣行業主導地位的爭奪最終在阿里和騰訊之間展開,其各自支持的餓了麼和美團點評則全力搶佔市場、燒錢補貼。
2018年8月13日

中國汙染問題催生全球淨化器市場

北京的空氣質量使世人關注起空氣汙染物對健康的危害,不只是在中國,空氣淨化裝置在很多國家的消費者中都有了市場。
2018年8月13日

清華覈研院投標英國成功

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成爲英國政府先進模塊式反應堆招標的贏家之一,該機構將是合同的主要分包商。
2018年7月24日

葉簡明據傳被帶走後華信債券受重挫

有關董事長葉簡明被調查的報導使華信能源入股俄羅斯石油公司的90億美元交易複雜化,外界對華信籌資能力表示懷疑。
2018年3月2日

中國數據造假掩蓋了經濟復甦

中國本週四發佈的經濟成長數據不太可能如實反映經濟的復甦,因爲之前的數據從未揭示出真正的經濟放緩程度。
2018年1月17日

中國人「買光」貝加爾湖畔引發俄居民擔心

一份徵集到5.5萬個簽名的網路請願書聲稱北京方面正尋求把貝加爾湖地區變成中國的一個省,並請求普丁下令禁止把那裏的土地賣給中國人。
2018年1月4日

環境
中國限煤令遭遇天然氣供應短缺

中國正大力推進從煤炭轉爲其他能源的舉措,但天然氣供應短缺導致北部和中部的一些居民陷入在寒冬季節無法取暖的困境。
2017年12月4日

北京驅離「低端人口」引發社會譁然

100多名知識分子聯名上書,反對拆房趕人行動,稱其「嚴重踐踏人權」。一些市民自發幫助被清退的務工人員。
2017年11月28日

中廣核將競標英國核電項目NuGen股權

這一競標正值英國政府起草更嚴格地審查外國投資的計劃,這可能考驗英國政府對來自中國的基礎設施投資的態度。
2017年9月19日

煉油
中國的「茶壺」煉油廠謀求抱團求生

在產能過剩的壓力下,中國一些獨立煉油廠計劃合併爲一家企業集團,在國有大油企主導的國內市場贏得生存機會。
2017年9月6日

漢能
漢能擬在大同建新廠

這是漢能自港股停牌以來的首筆投資承諾,它將與大同市政府和同煤集團聯手建設一條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
2017年7月25日

從中朝貿易看北韓經濟狀況

中國表示已暫停進口北韓煤炭,但煤炭收入減少似乎不影響北韓從中國的進口。北韓的購買力也許比外界以爲的要強韌。
2017年7月10日

高鐵
中國將新型高速列車命名爲「復興號」

「復興號」設計時速爲400公里,這一新名稱反映了習近平提出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計劃。「和諧號」列車將用於較慢線路。
2017年6月27日

中國
中國發起學術打假行動

中國科技部稱,107篇論文遭《腫瘤生物學》撤稿事件,嚴重損害了中國科技界的國際聲譽和科技人員的尊嚴。
2017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