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華文章檔案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登出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一週
一月
季度
一年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訊
音訊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登出
關注我們
WeChat公衆號
新浪微網誌
X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RSS
2020年度報告
關注
盤點2020:影響中國的關鍵經濟事件
2020年一場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移動,全球兩大經濟體的衝突升溫,也牽動經濟格局。我們整理出六大關鍵事件,通過圖表回顧2020年的中國經濟。
2020年12月24日
2020美國大選
關注
圖解:關於美國大選最新進展,我們知道什麼?
這場美國大選對選民和候選人來說將是耐心考驗。在拿下關鍵的密西根州後,拜登的勝選機率大幅提高,而目前仍有四個關鍵州未完成點票。
2020年11月9日
晶片
關注
新冠疫情推升台積電業績
受惠於疫情加速數位化轉型、以及行業供應鏈的重整,台積電公佈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獲利創下歷史新高。
2020年10月15日
富士康
關注
富士康:爲了美中市場拆分供應鏈是必然的
面對美中關係日漸緊張,富士康董事長劉揚偉週三再次強調,未來手機供應鏈將走向製造區域化。
2020年8月14日
臺灣
關注
臺灣前總統李登輝病逝
臺灣第一任民選總統李登輝,7月30日傍晚因多重器官衰竭逝世於臺北,享壽97歲。
2020年7月31日
晶片
關注
台積電表示將在兩個月內停止對華為出貨
雖然面對疫情對全球經濟的打擊、以及美國製裁第二大客戶華為,台積電16日在投資者會議上表示將上調全年營收和資本支出目標。
2020年7月17日
經濟解讀
關注
台積電:美對華為的出口禁令對產業影響很大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週二表示,美國對華為的出口管制升級與美國政府的意向有關,不能只看新規的法律條文。
2020年6月10日
國安法
關注
臺灣將啓動「香港人道援助行動專案」
港版國安法通過後,臺灣官方預計未來會有更多港人移居臺灣,本週宣佈將成立特別專案,協助香港庇護性移民。
2020年5月29日
台積電
關注
台積電預警2020年半導體市場可能負成長
面對新冠疫情衝擊,台積電第一季度的淨利潤卻幾乎翻了一番,但也在週四預警,下半年的智慧型手機和半導體市場可能陷入疲軟。
2020年4月17日
新型冠狀病毒
關注
臺灣19日起限制外籍人士入境
由於輸入型病例急增,臺灣出現第二波新冠肺炎感染潮。臺灣官方將從本週四起收緊邊境管制,且未宣佈這一入境禁令將維持多久。
2020年3月18日
新型冠狀病毒
關注
新冠疫情到了拐點?
從最新數據來看,湖北狀況尚未好轉,春節後的返工潮爲其他省份帶來第二波疫情壓力,全球疫情的擴散也不容小覷。
2020年2月14日
新型冠狀病毒
關注
臺灣將暫停飛往大陸的多數航班
面對新冠疫情的發展,臺灣宣佈將從2月10日起暫停兩岸部分直飛航線,只保留北京、上海、成都與廈門四個航點。
2020年2月7日
新型冠狀病毒
關注
新冠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會跟SARS一樣嗎?
從全球主要諮詢單位的最新調研來看,這一次的新冠疫情,恐怕不會像17年前的SARS疫情那樣只對短期經濟造成衝擊。
2020年2月5日
中美貿易戰
關注
圖解:中美貿易戰在過去18個月改變了什麼?
世界兩大經濟體的貿易摩擦,不只改變了彼此,也牽動了全球貿易的格局。
2020年1月17日
臺灣大選
關注
分析:民進黨勝選代表了什麼?
蔡英文在本週六的臺灣大選大勝對手南韓瑜,民進黨在國會選舉中也繼續保持多數。選後的國民黨,勢必得面對路線調整的挑戰。
2020年1月14日
臺灣大選
關注
分析:臺灣大選的四個看點
在當前兩岸僵局與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即將在本週六投票的臺灣大選和立法委員選舉,有什麼關注焦點?
2020年1月9日
臺灣
關注
臺灣在大選前通過《反滲透法》
該法被認爲是針對中國大陸介入臺灣的政治與選舉而制定,也引起外界對國安與民主價值的質疑與討論。
2020年1月2日
香港
關注
港人的政治庇護問題成爲臺灣的政治難題
當香港警民衝突變得更加暴力,愈來愈多的香港抗議民衆選擇出走到臺灣。但臺灣恐怕難以成爲這羣「年輕旅客」 的終站。
2019年12月18日
臺灣
關注
爲什麼臺灣要限制香港嫌犯陳同佳赴臺投案?
臺灣方面認爲,港臺雙方應該先在此案上進行司法磋商,但同時也考量到背後的政治因素。
2019年10月22日
晶片
關注
台積電資本支出創新高,預告5G世界的曙光
台積電週四宣佈今年資本支出將創歷史新高,主要來自5G的需求高過預期,其整體市場的發展甚至快過4G。
2019年10月21日
臺灣
關注
分析:南韓瑜爲什麼能拿下國民黨初選勝利?
初選前的民調顯示南韓瑜與郭臺銘的差距不超過10%,但最後南韓瑜以17%的差距打敗郭臺銘,引起不少觀察家的注意。
2019年7月17日
中美貿易戰
關注
富士康:若客戶需要,有能力把生產線轉出中國
富士康表示,面對貿易戰「情勢越來越嚴峻,發展詭譎多變」,若客戶要求把生產線移出中國,他們在中國以外的生產據點有能力補位。
2019年6月12日
臺灣
關注
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背後
臺灣立法機關5月17日三讀通過一般俗稱的「同性婚姻專法」。同性婚姻議題近幾年在臺灣掀起的政治風暴,外界難以想像。
2019年5月17日
中美貿易戰
關注
郭臺銘:貿易戰將落幕,但科技戰即將開始
郭臺銘今日表示,中美兩強在競爭過程中,會分別定義科技規格與標準,未來的科技世界將是「一個世界,兩個體制」。
2019年5月1日
臺灣
關注
美國宣佈5億美元對臺軍售案
新的軍售內容無關武器,而是繼續提供臺灣軍方F-16戰鬥機飛行員培訓計劃和後勤支援。
2019年4月17日
臺灣
關注
分析:民進黨在臺灣地方選舉潰敗
地方選舉挫敗,加上公投結果顯示臺灣保守勢力抬頭,如何修補裂痕,將成爲蔡英文面對2020年大選的嚴峻挑戰。
2018年11月28日
2018中國高峯論壇
關注
臧中堂:中國出行業的下半場
神州優車副總裁臧中堂認爲,儘管中國出行行業面臨監管力度加大的陣痛,但剛好碰上產業變革,使得整體發展的熱度不減。
2018年11月8日
社群媒體
關注
調查:中國社群媒體的下半場
根據一份最新的社群媒體調研報告顯示,WeChat的成長潛力停滯,「小鎮青年」的爆款社交產品正逐步滲透大城市。
2019年1月2日
數據新聞
關注
圖解美國期中選舉的關鍵影響
根據事前的民調預測,共和黨可能會在這次期中選舉中失去衆議院的多數席位,但民主黨也面臨著一場辛苦的選戰。
2019年1月2日
臺灣
關注
臺灣鐵路發生近37年來最嚴重的翻車事故
10月21日傍晚,臺灣東部重要觀光幹線普悠瑪列車發生嚴重翻覆事故,一度癱瘓東臺灣鐵路運輸。目前事故原因在調查中。
2018年10月23日
數據安全
關注
加里•金:資訊控制是一場軍備競賽
哈佛大學教授加里•金在專訪中,首次向媒體詳細分享他與Facebook的研究合作,以及他對當代資訊控制的看法。
2018年6月18日
臺海關係
關注
臺灣與美國建立更緊密國防合作
美國近期放寬軍事相關出口到臺灣的限制,鼓勵臺灣廠商加入美國國防供應鏈,並通過國會立法強化雙方軍事合作。
2018年5月14日
2017年度報告
關注
回望2017年:數據裏的中國
比特幣大起大落、網路管控升級、幼稚園虐童、到共享經濟企業倒閉,我們通過數據來回顧中國2017年的新聞熱點。
2017年12月27日
數據新聞
關注
圖解:北京最新清理整治行動,影響範圍有多廣?
我們蒐集了過去3天北京出現的135張「趕人」通告,用最新數據記錄下北京這波拆除行動的影響範圍。
2018年1月10日
AlphaGo
關注
AlphaGo設計師黃士傑:「最強的學習技能在人類的腦袋裏」
AlphaGo的「人肉手臂」、擔任Deepmind資深研究員的黃士傑,在近期公開演講中,分享他身爲一名科學家,如何旁觀機器的進步。
2017年11月15日
德國大選
關注
圖解德國大選結果:默克爾獲勝但反移民政黨崛起
對默克爾來說這次大選結果是個警訊:反移民、反伊斯蘭的的右翼政黨德國新選擇黨在此次大選中得票率超預期,成爲德國第三大黨。
2017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