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

貿易戰
貿易戰決定中美未來,兩國需重尋平衡點

梁國勇:中美舊均衡被打破,如何尋找新平衡?從短期看是貿易協定的平衡,從中期看是經貿關係的平衡,長期看則是經濟體系和國際地位的平衡。

如何阻止川普?

成帥華:面對川普變本加厲的恃強凌弱,歐盟和中國應引領G6和金磚五國發布聯合聲明,在政治上徹底孤立他,而不是乞求他。

G20峯會
G20峯會:誰來承擔改革的代價?

周浩:解決全球經濟發展困境,必須實施大規模結構性改革,但過去經驗表明,結構性改革中摻雜過多的「逆週期性政策」。

退歐、中美、G20

周浩:當下國際背景下,重審英國退歐,場景像極了一對恩斷義絕的夫妻。G20之類多邊合作會是解決法寶麼?

g20
如何提高G20效率?

中共中央黨校陳建奇:20國集團亟待提升效率,這有賴於構建常委會機制,重大事項先在常委會中討論通過,再向其他經濟體徵求意見或溝通協調。

g20
莫斯科G20無新意

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國際投資室主任張明:政策建議平庸無奇,這反映了G20的固有問題。成員國數量太多,類型相差又較大,同時一些重要經濟體仍被排除在外,因此G20的代表性與合法性時常被人詬病,以至於峯會達成的一些協議很難在全球範圍內推行。

g20
全球治理怎麼了?

FT專欄作家斯蒂芬斯:人們本指望G20能解決全球協作遇到的問題,但隨著危機過去,一同逝去的還有合作和協作的必要性。修修補補可能確實是我們所能期望的最好結果。

g20
G20峯會未能消除投資者疑慮

G20峯會雖達成了既保成長、又維護債務可持續性的共識,但對於如何實現這一目標依然存在分歧。

g20
無能的G20

FT專欄作家克魯克:G20多倫多峯會的爭論焦點是財政政策。但在我看來,在這個問題上,相比各國各自爲政的態度,無能似乎是更嚴重的問題。

g20
G20峯會能談成多少實事?

週末在多倫多召開的20國峯會甚至可能使全球經濟合作倒退一步。各國經濟復甦政策之間的鴻溝幾乎無法掩蓋。在金融監管方面,幾乎不會達成重要共識。

g20
中國邁向可持續成長模式

中國最近宣佈,放棄緊盯美元的匯率政策,這似乎足以讓人民幣不再成爲G20峯會的主題。雖然中國經濟仍然具有不平衡的特質,但也有跡象表明,中國已經在轉向更可持續的成長模式方面取得了進展。

g20
G20:英國新首相初次登場

儘管出席G20峯會的其它國家領導人可能懷念英國前首相布朗的敏銳,但他們可能發現,樂觀、坦誠、活潑的英國新首相卡麥隆,是G20俱樂部更合羣的好夥伴。

g20
銀行業迎來根本性轉變

本次危機引發的一個最根本和最直接的轉變,是銀行不願拿自有資金冒險。這將迫使需要資本的企業另尋投資者,金融市場的規模和活躍程度將因此提高。

g20
G20搶了G8的風頭?

與G8相比,G20無疑更能代表世界經濟,但兩者都面臨著相同的挑戰:它們必須表明能夠協調成員國採取大家都樂見的行動,或者能夠以外部約束來迫使成員國接受令人不快、但必須實施的政策。

g20
保護主義:漲潮還是退潮?

儘管有人擔心本次全球經濟危機將會導致貿易保護主義,但世貿組織等機構的調查發現,受到進口壁壘影響的世界貿易比例很小。然而,也有學者認爲,今天某些國家採取的保護主義措施遠比過去更加隱晦。

g20
從「退出」轉向「成長」

迫於近來市場的擔憂,G20不得不比許多國家所希望的更早收緊財政政策,並且在銀行以爲緊急流動性支持措施已成過去的時候,再度爲它們提供這種支持。年內貨幣政策迴歸正常的機率隨之下降。

人民幣
中國匯改爲何乏人喝彩

對於中國宣佈增強人民幣彈性,經濟學家們只是勉強表示樂觀,究其原因,他們擔心升值幅度不夠大,還擔心單靠升值不足以推動中國經濟再平衡。

人民幣
中國:G20不是討論人民幣場合

中國昨日警告其它國家勿把G20峯會當成批評其匯率政策的平臺。這似乎表明,面對美國議員們日益高漲的憤怒情緒,中國並不準備在人民幣問題上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