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g20

無能的G20

FT專欄作家克魯克:G20多倫多峯會的爭論焦點是財政政策。但在我看來,在這個問題上,相比各國各自爲政的態度,無能似乎是更嚴重的問題。

2008年11月召開的首屆20國集團(G20)峯會,宣告了一個「用全球性方案解決全球問題」的新時代的到來。不滿兩年之後,經濟危機剛剛得到遏制,夥伴國們便又開始爭執不休起來。達成共識並非週末多倫多峯會面臨的主要挑戰。各成員國都清楚,這是不可能實現的。他們的最大期望是儘可能地掩蓋內部不和的事實。

這些分歧有多麼重要?多倫多峯會爭論的焦點是財政政策。依我見,在這個問題上,相比不願合作的態度,純粹的無能似乎是更嚴重的問題。

在2008和2009這兩年,實施大規模財政及貨幣刺激措施顯然對於任何一國而言都是必要之舉。當大家有著共同的追求時,合作就易如反掌。有多簡單?無論有沒有合作,你所得到的結果都一樣。去年,合作無需任何成本,當然,與其它選擇相比,也一無所獲。2010年,環境已發生了改變。一些國家仍有財政調整的空間。而其它國家的空間就小一些,有些甚至毫無空間可言。合作因此會更加困難,但也可以說更有必要了。

您已閱讀20%(400字),剩餘80%(157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