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公司

在美元支持的穩定幣熱潮之後,南韓解除對「泡菜債券」長達14年的禁令

監管機構允許本地居民購買在岸發行的外幣債務,以期緩解資本外流。

投資
美國資產真的重回輝煌了嗎?還言之過早

與中國達成的任何貿易協議都無法解決美國資本市場持續主導地位的問題。

新興市場在「解放日」後意外表現出色

它可能不會永遠持續下去。

中國股市將成爲反映關稅衝擊的關鍵指標

Lex專欄:正在排隊等待與川普政府談判的國家將密切關注中國的反制努力及其股市反應,以便估量在90天後的「解放日」再次到來時,自身將面臨鬥爭的規模。

非行行長:非洲「碳掠奪」取代了「土地掠奪」

非洲開發銀行行長阿金武米•阿德西納表示,外國公司爲非洲碳截存支付的價格過低。

川普關稅引發經濟衰退擔憂,美股兩天蒸發5.4兆美元

中國對華盛頓徵稅的反擊加劇了全球市場的悲觀情緒。

投資
從新冠到今天:改變我們貨幣的五年

隨著首次封鎖紀念日的臨近,通貨膨脹和市場波動已成爲金融生活的常態。

中國市場的第二春

深度求索帶來的科技反彈與馬雲的迴歸。

進行股票回購的英國公司比例首次超過美國

富時指數成分股公司所採取的做法因涉嫌影響投資和創新而招致批評,但研究表明,這可能會推高長期股價。

美元的主導地位意味著關稅不是唯一的手段

美國對全球金融服務的掌控可能爲川普提供另一種施壓手段。

美股連續第二年飆升20%以上

投資者對人工智慧的熱情幫助大科技公司再次推動藍籌股標普500指數上漲。

巴西匯率暴跌有惡化風險,除非盧拉實施財政改革

投資者稱,雷亞爾的困境主要源於對盧拉領導下不斷上升的政府支出和債務水準的擔憂。

南韓央行行長:川普關稅比戒嚴令危機更令人擔憂

南韓央行行長李昌鏞表示,與川普對南韓徵收高額關稅可能造成的潛在後果相比,首爾政治危機對經濟的影響將是「有限的」。

阿達尼醜聞將動搖印度股市替代中國的努力

就在幾個月前,印度股票被視爲全球投資者投資組合中中國股票的可行替代,但此次事件使人們重新關注當地股票的風險和高昂估值。

外國投資者擔心印度牛市或即將結束

海外投資者10月份從印度股市撤出逾100億美元,印度主要股指錄得2020年3月以來最大跌幅。

商業地產的真相時刻

利率已經見頂,幾個行業的活動正在回升,但一些人擔心壞訊息仍將出現。

新興市場正在經歷高光時刻

美國降息刺激了對資產類別的重新評估,並增強了其吸引力。

併購
德國企業正在被出售

德國企業規模相對較小,成本相對較低。

印度在全球最大可投資股票基準中的權重首超中國

火熱的印度股市推動該國在MSCI可投資市場指數中的權重上升至2.33%,超過了中國的2.06%。

拼多多
拼多多已積累380億美元現金,爲全球上市公司第一

中國在線零售商積累了所有上市集團中最大的淨現金頭寸,但不支付股息或回購股票。

新興股票何時才能最終崛起?

故事總是引人入勝,但回報卻不盡人意。

土耳其股票漲勢乏力,高利率吸引儲戶離開股市

伊斯坦堡指數本月下跌8%,顯示土耳其控制通膨的全面舉措,對該國資本市場和經濟造成了全面影響。

金融市場暴跌意味著新週期的開啓

本週的暴跌標誌着大流行後穩定的結束,一個新的不可預測時期的開始。

投資
讚美老式的投資方式

股票、紙質的公司報告和年度股東大會都有明顯的優勢。

爲什麼債券收益率對股票很重要

押注全球股市的投資者非常依賴少數幾家公司的盈利預測。

年輕投資者爲何全力押注印度股票?

在網路「金融影響者」的鼓動下,數百萬印度公民紛紛購買股票和期權,但監管機構正在敲響警鐘。

美股重現「失去的十年」的風險

經濟中的資本配置不當將加劇通貨膨脹。

投資
新興市場會走出陰霾嗎?

如果你有風險偏好,亞洲或許值得再看一看 。

企業是如何開始遠離綠色目標的

在過去的一年裏,許多國家已經放棄或錯過了減排目標。

投資
現在是買入日本資產的好時機嗎?

在中國對西方資本越發不具吸引力的時候,日本股市今年的強勁反彈吸引了投資者的注意,但這種反彈是否有持久力?

擔心利率在更長時間保持高位,投資者避開房地產

全球基金經理將對房地產的資產配置降至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準。

ETF
中國和ESG主題ETF關閉數量飆升

儘管市場對ETF的整體熱情高漲,ETF已連續58個月實現全球淨流入,但這兩個類別的ETF大量關閉。

私人信貸會產生超額回報嗎?

如果有,是怎麼做到的?

ETF
全球股市集中度升至數十年來最高水準

由「七巨擘」領銜的美國股市目前佔全球發達市場的70%以上。

人工智慧熱潮推動全球股市創下五年來最好的第一季度

由於對美國經濟的樂觀情緒抵消了降息放緩的預期,摩根史坦利資本國際全球股指上漲7.7%。

川普因素正在籠罩中國市場

如果前總統再次當選,對貿易戰加劇的擔憂會影響市場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