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nomy

惠普
分析:惠普能走出泥沼嗎?

10年來,惠普陷入收購、重組、裁員的無休止循環之中,並經歷了一系列毀滅性事件,令管理層名譽掃地。雖勝算不大,但現任CEO惠特曼正力圖扭轉頹勢。

惠普
惠普減記誰之過?

FT專欄作家約翰•加普:惠普數任CEO都沉溺於以虛高價格收購高成長企業,以彌補滯漲的業務;而運用會計手段虛增軟體公司價值也並非難事。在這個錯誤估值氾濫的行業中,Autonomy和惠普簡直是絕配。

惠普
惠普吞下收購苦果

在惠普高價收購Autonomy以前,有一些分析師就曾質疑過這家英國軟體公司的業務和會計問題,可是這些沒有引起惠普方面的警覺,李艾科仍毅然決然地把重注押在了Autonomy身上。

惠普
Lex專欄:你敢摸底惠普嗎?

按未來現金流衡量,惠普眼下的股價或許稱得上便宜。但在Autonomy糾紛爆發之後,如今若有任何人還敢買進惠普股票,那麼他們必須接受以下四個事實。

惠普
FT社評:Autonomy醜聞應有更多人負責

Autonomy被納入富時100指數時應經過嚴格審查。如今其被指控會計違規,如果當初審查沒能發現問題,那纔是真正的醜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