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車展專輯

北京車展硝煙濃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丁之方:北京車展的戰鬥氣息,只是今年中國車市大戰的熱身,最終的勝負輸贏會在10月後的真正戰鬥中揭曉。

合資自主:成長還是泡沫?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周展:中國汽車業很多合資自主其實更靠近「自主」而非「合資」,是「政績」而非「產品」,塑造的「概念」多過「品牌」。

外國汽車製造商仍看好中國市場

在參加完本週北京國際車展的媒體開放日後,任何一個對這個全球最大汽車市場需求的永續性感到擔憂的人應該會鬆一口氣。

中國電動車普及長路漫漫?

北京記者韓子遇:政策的大力扶持爲電動車在中國汽車銷售市場中贏得了一定的份額,但電動車想要在市場上大放異彩,僅有利好的政策是遠遠不夠的。

中國自主品牌在做減法

中國《汽車公社》總編輯衛金橋:2009年上海車展,奇瑞、吉利都展出了10餘款新車,今年北京車展,卻都銳減到2款。其餘中國自主品牌也一樣。做減法,也許是中國自主品牌的一個全新開始。

沃爾沃擬增加中國市場車型

沃爾沃CEO雅各布表示,未來五年該公司將在中國推出10款車型。吉利旗下的這家瑞典汽車製造商今天在北京車展上發佈6款車型,並將在中國開設兩家汽車廠和一家發動機廠。

SUV車從越野走向娛樂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丁之方:北京車展和上海車展上的SUV概念車,從原來的實用變得娛樂化。不僅外觀去越野化,內部機械系統也向娛樂化發展。

被中國改變的汽車業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高斌:北京車展上,中國自主汽車品牌和合資自主品牌多達數十個,數量已經超過了世界主要汽車品牌。

中國汽車製造商擬打入中高階市場

在今日開幕的北京汽車展上,中國廠家將發佈一系列更大、更亮麗、更具運動感、更加創新的車型。對佔本土市場份額不到30%的中國汽車業來說,這可能是一個關鍵時刻。

中國汽車合資模式有未來嗎?

《汽車公社》雜誌總編輯衛金橋:要不是中國政策的限制,帶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汽車合資公司模式,在汽車行業中存在的機率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