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節

旅行
懷特島音樂節曾經「搖滾」過

張璐詩:場地內的許多情景已經和音樂沒有關係。舞臺之外是遊樂場內常見的摩天輪和「大擺錘」,彩光閃爍的半空尖叫此起彼伏,與附近電子樂混響和重低音節奏糾纏不分。

音樂
倫敦夏日裏的「韓流」

子川:親歷南韓藝人在倫敦的演出現場,可以一窺南韓流行音樂在西方市場所遇到的熱情和挑戰。

音樂
倫敦爵士節盼「出圈」

張璐詩:一些古典樂試圖與「正襟危坐」背道而馳,不少搖滾獨立流行則樂於「登上大雅之堂」。不同音樂門類之間互相跨界,顯然都希望「出圈」。

音樂
永遠不要挑戰人心

溫江濤:2020年在全球疫情肆虐中,薩爾斯堡音樂節的主辦方以極大的勇氣毅然決定,音樂節線下舉辦。擁抱人性複雜多變的《女人心》是重頭戲之一。

樂尚街
瑞士的「鐵嶺」:蒙特勒音樂節的魔力

溫江濤:53年曆史的瑞士蒙特勒音樂節不僅發現過衆多音樂傳奇人物,更擁有全球獨一無二的50年音樂數字檔案。

樂尚街
琉森音樂節:衝破疫情隔離

宋佩芬:樂團成員從歐洲各國來到琉森,50%額度的售票秒光。儘管航班減少,有些地區需要隔離2周,音樂響起時,這些煩惱都消散了。

Lex專欄:新冠疫情衝擊現場音樂行業

由於中國當局竭力遏制新冠病毒,中國的演唱會推手已取消了2萬場演唱會,而現場演出是當今音樂行業的主要收入來源。

樂尚街
長城腳下:睡夢中的音樂會

子川:這個時長8小時的音樂會從晚上十點演奏至第二天清晨。現場300餘觀衆躺在牀上,在音樂中入睡並醒來。

中國:古典音樂的新機遇

子川:古典音樂的發展遭遇世界性挑戰之際,中國對這個西方高階藝術卻有強烈的好奇心,並由此帶來發展機遇。

樂尚街
52年曆史的瑞士蒙特勒音樂節

宋佩芬:每年6月底7月中,這個兩萬人的小鎮會湧入20萬音樂愛好者,來聽400場音樂會,其中250場完全免費。

樂尚街
歐洲十個「小而美」夏季藝術節

唐若甫:從仲夏到三伏,歐洲夏季音樂節、藝術節遍地開花。我親歷近30個音樂節,其中這十個最具特色。

音樂節
中國需要多少個音樂節?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穆謙:爲了吸引觀衆,越來越多的中國音樂節開始邀請國際藝人。過去幾年間,中國樂隊的演出費也上漲了百分之一百到兩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