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尚街

52年曆史的瑞士蒙特勒音樂節

宋佩芬:每年6月底7月中,這個兩萬人的小鎮會湧入20萬音樂愛好者,來聽400場音樂會,其中250場完全免費。

「我們有超過一萬個小時的音樂錄影檔案,而且已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音像遺產項目。」一個陽光燦爛的7月下午,蒙特勒爵士音樂節(Montreux Jazz Festival)現任總裁Mathieu Jaton在日內瓦湖畔的Funky Claude’s 酒吧裏這麼對我說。

用瑞士巧克力吸引表演者

超過一萬個小時的音樂檔案,這一切都要歸功於蒙特勒爵士音樂節創辦人Claude Nobs。Claude的父親是位麪包師傅,17歲時和父親起爭執而被逐出家門,之後Claude在蒙特勒旅遊局找了份工作。有天他的上司對他埋怨,蒙特勒有點悶,讓他想辦法吸引年輕人來。由於Claude熱愛音樂,決定從此下手。他首先到倫敦找了Beatles,成功地說服他們到蒙特勒演出。當27歲的Claude興高采烈地回到辦公室向大家宣佈這個好訊息時,旅遊局卻說Beatles在英國只出過一首暢銷曲,沒有名氣,不值得邀請。當時是1963年,對流行音樂稍有研究的人都知道,短短几個月的時間,不僅是蒙特勒,連馬鞍山都有可能感受到Beatles的音樂熱潮。 雖然失敗,Claude並未因此灰心。1966年他到紐約爲蒙特勒旅遊局宣傳,行程中自行安排去拜訪以發行爵士、藍調與搖滾唱片著名的大西洋唱片公司,因爲他很清楚,說服了大西洋唱片,就等於說服了全世界最紅的歌星到蒙特勒演出。隔年,在蒙特勒旅遊局的全力贊助下,蒙特勒爵士音樂節正式誕生。爵士與藍調雖然是Claude的最愛,但他思想開放,搖滾、民謠、古典音樂都喜歡,所以音樂節的內容多樣,從爵士、藍調到搖滾、拉丁、電子、流行樂全部都有。Claude對音樂節的海報設計也十分講究,不但邀請過Andy Warhol、Keith Haring、Niki de Saint Phalle、Jean Tinguely、Christian Marclay等著名藝術家,也讓David Bowie、Phil Collins等大牌歌星來設計海報。 開始時經費不足,Claude用瑞士巧克力與風景明信片來誘惑走紅的音樂家。美國靈魂歌后Aretha Franklin就是因巧克力上鉤。可能是當地的湖光山色太美了,或是巧克力太好喫了,從1967年開始,著名音樂家接踵而至,就算是非音樂節期間,也有許多音樂家到蒙特勒演出或灌製唱片。英國重金屬搖滾樂團Deep Purple的主唱Ian Gillan 就回憶說:1971年11月去蒙特勒灌錄《Machine Head》專輯,某晚去蒙特勒賭場爲美國歌手Frank Zappa捧場,但就在Zappa演出一半時,突然有個人從他身後發射信號槍助興,沒想到立刻引發大火,那時Zappa在臺上要所有人趕快撤離,但他卻衝進去幫女友拿外套,結果聽到Claude 大喊著「快逃快逃」,還看到他衝入地下室去救被困在廚房的年輕人。錄音室被燒燬了,但Claude 很快在當地的一家酒店爲Deep Purple 安排錄音,「他拯救了我們的唱片,我們因此成爲了一輩子的好友。」Deep Purple的成名作《Smoke on the Water》就描述了這場大火,歌詞唱:「Funky Claude was running in and out, Pulling kids out the ground」。「Funky Claude」成爲了音樂節創辦人的綽號,蒙特勒最著名的爵士酒吧 Funky Claude’s的名字也是由此而來。

您已閱讀49%(1419字),剩餘51%(148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