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裝箱

供應鏈
航運業避開中國擴大集裝箱產能

航運業正在加大努力在中國以外地區建造鋼製集裝箱,積攢必要的備用產能。

貿易
馬士基:全球貿易將長期深度萎縮

這家丹麥航運和物流集團表示,被視爲全球貿易風向標的全球集裝箱需求今年將下降1%至4%。

航運
全球集裝箱產量因貨物需求下挫而驟減

在大流行時期的繁榮之後,需求急劇下降,集裝箱堆積在各個港口。

航運
供應鏈危機的最糟糕階段已經結束

迪扎德:數據顯示,各大港口的到港集裝箱數量早已見頂,隨著積壓的貨物得到清理,港口擁堵問題開始緩解。

集裝箱
創紀錄的集裝箱產量未能緩解供應鏈危機

分析師表示,全球流通中的集裝箱數量足以消納貿易量,目前的集裝箱供不應求更大程度上是物流問題,而非供應問題。

航運集裝箱「一箱難求」對中國出口商造成衝擊

中國對西方出口激增,加上疫情導致港口無法正常運轉,使得很多集裝箱迴流不暢,造成船隻在港口外排隊,運費飆升。

航運
Lex專欄:航運業前景看好

新冠疫情擾亂了航運業,導致中歐航線運費飆升,爲減少對過長供應鏈的依賴又提供了一個理由,但這種擾亂將是暫時的。

航運
中國敦促航運企業控制運費

需求復甦將集裝箱運費推高到創紀錄水準,達飛集團因此受到中國的施壓。該集團CEO稱中國相關部門尤其關注對美出口。

航運
展望2050:技術和勞動力成本變化將改變航運模式

未來將有更多技術運用於航運,提高貨運效率。同時,全球勞動力成本差異的降低將改變貿易模式,進而改變航運模式。

航運業
新冠疫情讓全球航運業瀕臨癱瘓

由於疫情的擾亂,許多航線運費大跌,但也有一些航線運費飆升。中國到美歐的運費反映出中國衆多製造業領域的突然停滯。

航運業
中國力爭成爲全球航運業「老大」

中企巨資收購航運公司和海外港口,凸顯中國在全球控制戰略資產的長期目標勝過了短期削減債務負擔的願望。

收購
中遠海運63億美元收購東方海外

在集裝箱航運業處境艱難之際,此舉有望締造一個更強大的亞洲競爭對手,抗衡由丹麥和瑞士競爭對手組成的聯盟。

集裝箱航運業:波動性、不確定性和擾亂

在託運人促請承運人提高運費後,全球航運業有一些起色,但保護主義抬頭和運力過剩意味著,未來仍充滿變數。

上海振華港機更名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陳寧遠:金融風暴襲來,港機產品需求面臨大幅萎縮。振華港機此時更名爲振華重工,是不是「突圍」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