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

「合情」辦理野生動物刑事案件,是否會固化野保頑疾?

蔣亦凡:中國「兩高」的新野生動物刑事案件司法解釋意在對輕微情節提供司法救濟,卻被認爲可能使執法難以操作。

奈及利亞成爲穿山甲非法貿易中心

全球穿山甲貿易每年高達數億美元,專家警告說,這一非法產業日益向奈及利亞集中,該國的腐敗和邊境鬆懈爲走私提供了溫牀。

取消「三有名錄」,從保護部分動物到保護生態系統

大鵝:新「三有名錄」徵求意見稿最值得討論的話題恐怕不是野豬被排除,而是這個名錄本身存在的必要性。

新冠疫情加大中國禁止野生動物交易的壓力

許多人認爲喫野味是新冠病毒疫情爆發的根源,預計中國很快將加大禁止野生動物交易的力度,但也有專家對收緊監管的效果表示懷疑。

新冠疫情重燃「禁食野味「之辯

王晨:在中國,蔓延全國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再次激發了要求徹底禁食野生動物的呼聲。

國家公園成立:改變野生東北虎豹命運的大事件

劉琴:虎豹研究者馮利民認爲,2020年開張的中國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將爲兩種瀕臨滅絕的貓科動物帶來希望。

科學
大猩猩應受到人類善待

阿胡賈:和人類同屬於靈長目的大猩猩通過它們的生動表情提醒我們,我們在演化過程中曾經共享同一個祖先。

非洲
將大象逼入絕境的象牙貿易

皮林:在20世紀,獵殺大象的是熱衷狩獵遊戲的白人;而在21世紀,富有的亞洲象牙收藏者催生了盜獵產業。

偷獵
拯救大象人人有責

希拉里•羅德姆•柯林頓和切爾西•柯林頓:據估計去年有3.5萬頭大象被殺。禍根就是人們對象牙飾品的需求。人們應當把商店的象牙製品與野外的大象遺骸聯繫在一起。

偷獵
打破藩籬爲何不受歡迎?

FT專欄作家吉蓮•邰蒂:打破藩籬的努力可能不僅意味著創新。這些努力往往也可能造成一些討厭的後果:顛覆原有的力量格局,或挑戰傳統的等級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