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危機

冶煉廠稱在與大型科技公司的電力爭奪戰中敗下陣來

美國和歐洲的行業高階主管表示,高電價阻礙了重振國內產業的努力。

天然氣
寒冬過後,歐盟面臨100億歐元額外加氣費用

隨著各國爭相實現歐盟目標,天然氣價格可能在夏季上漲。

缺水
歐盟高級官員警告稱,歐盟對能源的過度關注導致水危機得不到控制

歐盟環境專員羅斯沃表示,歐盟必須緊急解決影響商業的水資源短缺問題。缺水問題每年影響歐盟五分之一的土地和近三分之一的人口。

歐洲
挪威執政黨呼籲取消與歐洲國家的電力互聯

由於德國和北海缺乏風力,挪威南部的電價將創下2009年以來的最高水準。高昂的電價在這個富裕的北歐國家引發了恐慌。

有油無電:伊朗如何陷入能源短缺

輪流停電突顯了美國製裁、缺乏投資和昂貴補貼的影響。

希臘警告俄羅斯的攻擊正在破壞歐盟電力市場

希臘總理就東南歐地區因發電能力不足和烏克蘭需求激增導致的「極端」電價發出警告。

布魯塞爾要求匈牙利和斯洛伐克擺脫對俄羅斯石油的依賴

匈斯兩國稱烏克蘭制裁俄羅斯盧克石油公司威脅其供應安全,歐盟委員會駁回了這一申訴,要求兩國尋求替代來源。

報告:化石燃料需求成長推動能源排放創歷史新高

數據顯示,儘管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大幅成長,但向乾淨能源轉型的速度緩慢。

挪威停供後歐洲天然氣價格躍升13%

價格上漲突顯出,儘管庫存水準接近創紀錄水準,但市場仍存在不安情緒。

德國同意明年起廢止管道天然氣「過境稅」

先前捷克和奧地利等國警告稱,他們可能被迫增加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

天然氣
交易商加大對歐洲天然氣價格的看漲押注

對價格上漲的押注凸顯對潛在的供應中斷的擔憂。

歐盟監管機構警告稱,歐盟仍需要俄羅斯液化天然氣

瑞典、芬蘭和波羅的海國家正在推動歐盟立即全面禁止進口俄液化天然氣。但Acer的報告突顯出,歐盟很難在能源安全與削減進口打擊俄財政之間取得平衡。

萊茵集團:德國工業不太可能從能源危機中完全復甦

萊茵集團老闆克雷伯說,能源密集型行業的結構性需求將受到嚴重破壞。

歐盟
歐洲天然氣儲氣成功背後的地緣政治因素

湯普森:事實證明,能源依賴並不像普丁想像的那樣是一種有效的武器。

歐盟以創紀錄天然氣庫存告別冬季

3月底歐盟天然氣儲存量達到容量的58.72%,比去年高出約3個百分點。這使歐洲在擺脫能源危機方面處於有利得多的境地。

德國萊茵集團對歐洲天然氣安全發出警告

萊茵集團執行長馬庫斯•克雷貝兒表示,儘管減少了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歐洲大陸仍面臨供應中斷的風險 。

能源
法國與法國電力公司就限制電價達成協議

協議達成之際,歐洲各國正尋求避免去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後能源價格暴漲的情況重新上演。

德國拒絕爲工業界提供能源補貼,被指責「無視緊急情況」

行業組織稱,德國的競爭力岌岌可危,能源支持缺位可能引發企業外流。

英國將家庭能源賬單新上限定爲1923英鎊

價格上限略微下調,但仍意味著平均家庭賬單將比烏克蘭戰爭前高出600英鎊。

天然氣
歐洲天然氣價格上漲近40%,市場擔心供應中斷

有報導稱澳洲液化天然氣工廠計劃罷工,歐洲基準TTF天然氣期貨大幅上漲,達到近兩個月最高點。

省下的能源補貼資金怎麼花?德國政府內部意見不一

經濟部長哈柏克希望將節省下來的數百億歐元預算資金用於工業電價補貼,但財政部長林德納更希望減少預算赤字。

英國政府爲石油和天然氣暴利稅設定價格下限

如果能源價格下降到一定程度,75%的暴利稅將降至危機前的水準。

爲何偏偏德國陷入經濟衰退?

張冬方:德國其實已經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能源去俄羅斯化和高通膨帶來的後果,而且並沒有出現失業率增加的現象。

2023年歐盟天然氣需求降幅預計將超過俄羅斯進口量

與過去5年歐盟的平均使用量相比,歐盟27個成員國採取的節能措施預計將使2023年的天然氣消費量減少600億立方米。

歐盟計劃進行更多聯合採購

布魯塞爾計劃推進平臺建設,爲對綠色技術至關重要的氫和其他原料的買家和賣家牽線搭橋。

歐洲天然氣價格跌至能源危機以來最低水準

歐洲天然氣基準價格跌至21個月低點,提振了通膨壓力正在減弱的希望。

德國計劃向高耗能行業提供電價補貼

此舉可能加劇執政聯盟內部的分歧,並進一步疏遠無力負擔此類措施的歐洲國家。

歐佩克
歐佩克指責國際能源署煽動能源市場的「動盪」

歐佩克祕書長稱國際能源署是在發起「責難」。

歐盟天然氣消費量下降18%

歐盟家庭和企業天然氣消費的大幅下降超過了其目標,緩解了人們對能源危機的擔憂。

能源成本回落,歐元區通膨率大幅降至6.9%

降幅高於路透調查的經濟學家的預測,他們先前預計歐元區3月份通膨率爲7.1%。

渡過寒冬:三家歐洲工廠應對能源危機的故事

這三家電力密集型企業挺過了電價高峯,但許多經濟挑戰依然存在。

布魯塞爾敦促歐盟減少用電需求並支持長期商業合同

布魯塞爾方面計劃要求歐盟各國政府設定減少用電量的目標,併爲長期商業合同提供擔保,但並未對市場進行大規模改革。

歷史新高,歐盟碳價首次升至每噸100歐元以上

達到這一價格門檻後,企業可能會更加認真地考慮投資於昂貴的新興技術,如碳捕獲和儲存。

國際能源署稱儘管利潤飆升,但能源行業未能解決甲烷排放問題

2022年,這種強效全球變暖氣體仍接近歷史最高水準。

歐元區商業活動反彈速度遠超預期

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初值從1月的50.3升至2月的52.3,突顯歐元區經濟面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所引發的能源危機具有韌性。

歐元區經濟避免陷入衰退

歐元區經濟在去年第四季度環比成長0.1%,得益於暖冬天氣和政府支持。經濟學家稱,該地區經濟表現出「令人難以置信的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