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關係

默茨在德國聯邦議院首輪投票中未能當選總理

德國新任總理就職進程被迫推遲,股票市場受到衝擊。

川普關稅威脅令出口商不安,德國經濟陰霾加深

分析師警告稱,德國經濟極易受到貿易衝突的不利影響,可能會使其本已處於困境的經濟進一步陷入衰退。

川普
川普對德國的敵意從何而來?

張冬方:對川普的恐懼和擔憂,會抑制投資和消費,而這會對原本已經陷入衰退的德國經濟來說是致命的。

拜登短期內難以理順美歐俄關係

劉波:儘管就「北溪2號」達成協議後,美德關係向好,但這並不意味著川普時代美德關係中發生的深層次創傷得到修復。

美德就「北溪2號」爭端達成協議

德國承諾,如果俄羅斯危及其鄰國的能源安全,將對其實施制裁。烏克蘭官員和多名美國議員表示,德國的承諾無法給美國的盟友提供足夠保護。

默克爾
默克爾敦促拜登解除歐洲旅行禁令

在默克爾作爲德國總理的最後一次訪美中,美、德兩國領導人還討論了對中國的共同立場,默克爾表示美、德有很多共識。

默克爾
默克爾最後一次訪美與拜登談什麼?

即將卸任的德國總理表示將與拜登討論「北溪2號」項目,但不清楚能否達成協議。美德在國防支出、對華政策方面也存在分歧。

默克爾
默克爾:不會在所有問題上都與拜登意見一致

德國總理對跨大西洋關係的未來表達了廣泛的樂觀態度,但同時表示歐洲將不得不在全球承擔更多的軍事和外交責任。

蘋果效應:德國擔心錯過科技熱潮

德國將承受美國和中國的擠壓——一方面錯過了美國的科技熱潮,另一方面隨著中國向製造業價值鏈上游移動,德國面臨著日益激烈的競爭。

美駐德大使再次就華為之事抨擊德國

在德國官員暗示美國企業構成的安全威脅與中國企業一樣大後,美駐德大使格雷內爾稱這種說法是對駐德美軍的「侮辱」。

美國和德國還能算盟友嗎?

施特爾岑穆勒:美國總統川普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常常話不投機,德國也是美國民族主義右翼勢力的熱門攻擊目標。

美國大使批評引發德國政壇「公憤」

身爲川普鐵桿支持者的格雷內爾批評德國國防支出偏低。此言招致德國政界人士普遍反擊,稱他爲「徹底的外交失敗」。

華為
美國因華為問題威脅切斷與德國情報共享

美駐德大使在致德國經濟部長的信中稱,若華為獲准進入德國,美國可能無法維持目前美德情報機構的合作水準。

北約
川普在北約峯會上猛烈指責盟友

美國總統指責德國從俄羅斯進口大量能源,淪爲「俄羅斯的俘虜」,卻在國防上支出不足。此言令北約盟友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