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姆尼

汽車業
羅姆尼拯救汽車城?

汽車城底特律曾經是美國的驕傲。然而今天,它的人均收入遠低於全州和全美(1.4萬:3.6萬:4.2萬美元),失業率、犯罪率、負債率高企、1/3房子空置的底特律幾成鬼城······
失意的總統候選人羅姆尼成爲該市「危機處理專員」的熱門人選。

美國大選與金價

目前金價最大風險可能是羅姆尼在大選中獲勝。如果歐巴馬再次當選,則貨幣政策不會轉向,金價將出現大幅上漲。

羅姆尼
羅姆尼遭遇「中海油門」

羅姆尼的納稅記錄顯示,就在美國對中海油與伊朗的關係感到越發擔憂之際,他的信託公司卻投資了中海油。這位前富商的商業利益再次對他入主白宮的努力構成了挑戰。

羅姆尼能從中東亂局中獲益嗎?

FT專欄作家拉赫曼:中東局勢動盪,似乎給羅姆尼的總統競選活動送去了一份禮物。但這位美國共和黨候選人不合時宜,迫不及待地打開了這份禮物。

歐巴馬可能成爲「跛腳鴨」

FT華盛頓分社社長愛德華•盧斯:從當前的進程來看,美國今年選舉可能性最大的結果是,歐巴馬成功連任,共和黨繼續在衆議院保持多數黨地位。

挑選瑞安改變羅姆尼競選走勢

英國電訊報集團前董事長布萊克:挑選瑞安作爲競選搭檔,使得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得以逃出民主黨佈下的陷阱,把矛頭指向令歐巴馬頭疼的問題。

羅姆尼無須激怒俄羅斯

FT專欄作家斯蒂芬斯:西方應在必要的時候對普丁保持強勢,並在可能的情況下與普丁展開接觸,這纔是西方對俄政策的理智做法,妖魔化普丁只會適得其反。

羅姆尼
FT社評:羅姆尼-瑞安團隊選情不樂觀

選戰重點在於,羅姆尼和瑞安能否讓選民相信,他們擁有一個讓美國經濟復甦的可靠計劃。他們想在經濟議題上挑戰歐巴馬,但他們提出的財政計劃仍缺乏可信度。

美國共和黨議員言不由衷?

前美國財政部長顧問拉特納:美國共和黨議員們在英國《金融時報》上發表的佔領道德高地的評論,與該黨早已存在的政策主張形成了再鮮明不過的對比。

羅姆尼的競選搭檔救不了他

Slate集團董事長韋斯伯格:瑞安的參選只不過令局勢朝歐巴馬希望的方向更進了一步:大選變成了美國公民對兩種社會契約願景的選擇。

羅姆尼外交政策辨析

FT專欄作家吉狄恩•拉赫曼:羅姆尼嘴上說的一套,也許與小布什相似,但內心可能會傾向於冷靜的實用主義外交政策——與歐巴馬更接近。

羅姆尼
副總統這個神奇的職位

本文作者爲美國經濟學家、財政專家布魯斯•巴特利特(Bruce Bartlett)

羅姆尼競選總統不靠譜

FT專欄作家強森:私募基金並不民主,而是半獨裁式的。羅姆尼曾創辦私募基金貝恩資本。我覺得這樣一個人去競選總統一點兒都不靠譜。

羅姆尼
羅姆尼能自救嗎?

本文作者爲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 愛德華·盧斯(Edward Luce)

羅姆尼能穩操勝券嗎

本文作者爲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 愛德華·盧斯(Edward Luce)

FT社評:嘴硬的羅姆尼

羅姆尼若是當選,大概也會跟前人一樣延續現行的外交政策,但他的強硬放話——他承諾將以更強勢的手段對付中國和俄羅斯——很可能使他作繭自縛。

羅姆尼以對華強硬態度爭取勞工選民

羅姆尼試圖利用美國人對自由貿易的疑慮心理,批評歐巴馬違背與中國對抗的承諾。他表示,一旦上任就會馬上「迫使中國按規則辦事」。但也有人對此表示懷疑。

共和黨的政治實驗

美國《紐約》雜誌專欄作家喬納森•柴特:羅姆尼在2008年還是一位右翼候選人,到2012年則變成了左翼候選人,他也因此成了共和黨不斷右傾的一個標杆。

指責中國不解決問題

FT專欄作家愛德華•盧斯:通常來說,美國民主黨會在貿易問題上猛烈抨擊中國,而共和黨會保持克制。2012年,卻是共和黨人羅姆尼帶頭抨擊中國。歐巴馬最好避免類似的做法。

羅姆尼的對華政策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史文、裴文治:美國共和黨總統提名角逐中的領跑者羅姆尼所闡釋的對華政策,主要聚焦於經濟問題。他認爲,美國在經濟上應該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