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調整

對2014中國經濟數據的五個關注點

中國將於週二公佈2014年的多個經濟數據,應關注的是如下幾個方面:GDP增速會是多少?政府如何解釋這一數據?經濟再平衡、房地產投資和人口結構會有何變化?

Lex專欄:中國降息乃務實之舉

有人認爲,中國央行此次降息的整體影響讓人擔憂,他們擔心中國政府喪失改革勇氣。但降息仍是務實之舉,爲經濟鋪好安全網,且不排除結構調整。

中國經濟:結構性放緩?

多數經濟學家仍認爲,中國經濟處於一個漸進可控的「軟著陸」過程中,但部分經濟學家已開始思考中國是否可能處在一個更爲嚴峻的經濟時期,有的人甚至認爲,現階段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更偏向於結構性放緩而非週期性放緩。

中國企業對人民幣升值免疫?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張帆:2005至2008年間,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20%以上,而同期中國出口總量一直在上升,這是否說明中國企業對匯率變動沒有反應?

智庫
擴大對外投資促進經濟結構調整

澳洲國立大學研究員宋立剛: 隨著一個國家經濟的發展,參與海外投資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擴大海外投資,有利於中國經濟結構調整,但也要有應對潛在問題的準備。

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尚無共識

澳新銀行中國經濟研究總監劉利剛:中國暫時躲過了一個日本式資產泡沫的風險,同時也有時間和動力來進行經濟結構的調整。但是如何進行結構調整似乎還沒有共識。

中國爲何應該平衡經濟?

FT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今年,中國大規模擴張信貸,固定投資激增,這只是權宜之計。中國經濟必須向消費驅動型調整,這符合中國利益,也有利於建立更平衡的全球經濟。

創業板
讓創業板成爲中小企業福音

FT中文網經濟評論員吳錚:申請創業板上市的7家企業獲批IPO,這是個好訊息。當務之急是允許創業板快速擴容,成爲更多創業型企業的融資平臺,而不是點綴中國資本市場的花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