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中國企業對人民幣升值免疫?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張帆:2005至2008年間,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20%以上,而同期中國出口總量一直在上升,這是否說明中國企業對匯率變動沒有反應?

在近幾個月圍繞人民幣匯率的爭論中,一個關鍵的問題是,人民幣升值究竟會給中國企業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根據經濟學理論,一國貨幣升值通常會削弱該國出口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但回顧2005至2008年間的中國經濟數據,卻又好像並非如此。這期間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累計升值20%以上,而同期出口總量一直在上升。這給人一個印象,那就是我國企業對匯率變動似乎並無反應。

真是這樣嗎?微觀數據爲我們描繪了不同的圖景。

筆者和同屬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的餘淼傑教授合作的、一項利用規模以上企業資料庫大樣本資料進行的研究發現:在上述階段,儘管全部企業的平均產值和利潤率持續上升,但出口佔總產值的比例(簡稱出口率)則一直在下降;分行業的研究表明,幾乎所有行業的出口率都出現了下降,最引人注目的是紡織服裝業。

您已閱讀23%(339字),剩餘77%(110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CMRC朗潤經濟評論

《CMRC朗潤經濟評論》專欄由北京大學中國宏觀經濟研究中心(CMRC)向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獨家提供。中國宏觀經濟研究中心隸屬於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負責主辦「中國經濟觀察」季度報告會和定期發佈有關宏觀經濟的「朗潤預測」等項目,擁有一支長期關注宏觀經濟態勢的著名教授團隊。他們將輪流執筆撰寫這個專欄。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