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

黎巴嫩
黎巴嫩法官就港口爆炸起訴總理

負責調查8月貝魯特港口災難性爆炸事件的法官指控該國看守總理和三名前部長犯有翫忽職守罪,造成數百人死亡。

黎巴嫩
貝魯特大霹靂死亡人數達到135人

黎巴嫩宣佈貝魯特進入兩週緊急狀態,同時下令軟禁相關責任人,並將爲30萬流離失所的人提供救援物資。

斯里蘭卡發生一系列爆炸襲擊 200多人死亡

斯里蘭卡三所教堂和三家酒店遭到一系列爆炸襲擊,造成200多人死亡,數百人受傷。

爆炸
徐州幼稚園爆炸已致八人死亡

截至週五早上,江蘇省一個幼稚園外發生的大規模爆炸已導致八人喪生。公安部門表示已「初步判定爲刑事案件」。

美國
曼哈頓爆炸造成29人受傷

新澤西州也發生一起爆炸。警方表示目前並無證據顯示兩起爆炸之間有關聯,也無證據表明爆炸與恐怖主義有關。

烏克蘭
烏克蘭知名調查記者死於汽車爆炸

烏克蘭一位議員暗示,俄羅斯情報機關可能參與了此事,但俄羅斯否認這種說法,指出受害人舍列梅特是俄公民。

巴黎血案,阿拉伯世界怎麼想?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周軼君:「我們向巴黎致哀,但我們也是受害者,不要只看見你們的苦難。」——這大概是阿拉伯世界對巴黎恐怖襲擊的主流看法。

巴黎
世界沒有能免遭恐襲的避風港

FT專欄作家斯蒂芬斯:發生在巴黎的殺戮,讓歐洲有一種整體遭到圍攻的感覺。不得不承認,我們生活在一個系統性動盪的時代,正經歷一場不尋常的戰爭。歐洲不應再認爲,通過置身中東事外,就可以讓自己免遭恐怖襲擊。

德國和英國或成爲ISIS下一個目標

英國軍情六處前局長索厄斯:ISIS希望在全歐洲製造分歧,確保局面始終混亂,德國可能是一個容易受到攻擊的目標,襲擊同樣很有可能發生在倫敦。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FT社評
FT社評:世界不應因暴行而退縮

巴黎恐怖襲擊是文明的可怕噩夢。恐怖分子除了殺戮之外,還意圖殺害理想。文明世界須對此予以應對:在暴行面前拿出集體勇氣;加強警戒和情報共享;有針對性的軍事反應;以及國際社會應與法國人民團結在一起。

巴黎
巴黎恐襲突顯法國本土恐怖威脅

巴黎恐怖襲擊的嫌疑人莫斯特費,上週五晚上在巴黎一家音樂廳引爆了身上的炸藥帶,試圖儘可能多地殺傷周邊的人。但三年前,在巴黎以南一個寧靜的居民區,他看起來與常人無異。

巴黎
巴黎發生槍擊爆炸至少百人死 人質劫持已結束

法國首都至少發生6起槍擊事件,法蘭西體育場附近發生3起爆炸,目前已經造成超過百人死亡。有襲擊者已被警方打死。法國總統歐蘭德發表電視講話,宣佈法國全國進入「緊急狀態」。

巴黎
ISIS對巴黎恐怖襲擊承擔責任

「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S)對發生在巴黎的多起襲擊承擔了責任。法國總統歐蘭德稱之爲ISIS對法國的「戰爭行爲」。先前,歐蘭德宣佈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在巴黎周邊部署了軍隊,並關閉了法國邊境。

天津港爆炸背後的制度裸奔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天津港爆炸硝煙似乎快要過去。如果不能以切實的反思與改革應對此次事故,類似的悲劇就難以避免,就無法告慰九泉之下的逝去者。

天津
乙未年秋天的造句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老愚:這個國家,謊言大都以真理的面目紮根,而真相被迫以謠言的方式傳播。毫無疑問,懼怕「謠言」並打擊「謠言」的,就是真相的敵人,也是民衆的敵人。

社會

社會

社會

中石油
大連爆炸凸顯中國城市擴張矛盾

大連輸油管線爆炸表明,當中國城市擴張到工業用地區域,防範潛在致命事故的制度尚缺乏,而城市規劃部門之間缺乏協調,意味著施工人員對地下情況可能一無所知。。

波士頓
波士頓爆炸案與列剋星敦槍聲

FT特約編輯沙瑪:愛國者日這個只有麻薩諸塞州慶祝的節日,也即此次爆炸案凶手爲滿足自己殘暴快感而選定的日子,本是爲了紀念美國獨立戰爭打響第一槍。

波士頓
歐巴馬對波士頓爆炸案須謹慎行事

FT華盛頓分社社長盧斯:波士頓爆炸案將產生什麼結果?歐巴馬或許可以使之成爲他所說的「汲取教訓的時刻」。未來數週,歐巴馬面臨幾項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