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

大批民衆在葬禮上悼念黎巴嫩真主黨領袖納斯魯拉

真主黨爲五個月前在以色列空襲中喪生的領導人舉行葬禮,試圖展示這個遭受到重創的運動的力量。

黎以戰爭實現停火

由美國斡旋達成的停火協議已在黎巴嫩生效,爲結束以色列軍隊與真主黨之間持續一年的敵對行動帶來了希望。

以色列
以色列極右翼部長批評與真主黨停火的計劃

以色列內閣準備就美國斡旋的協議進行投票之際,以色列國安部長和幾個北方市長髮表抨擊言論。

以色列宣稱打擊了伊朗核計劃「特定部分」

總理內塔尼亞胡在議會中透露了細節,儘管美國先前施壓要求以色列避免針對伊朗核設施。

黎巴嫩
三名記者在以色列對黎巴嫩的空襲中喪生

三名記者在黎巴嫩南部一個媒體工作者居住的大院內睡覺時,在以色列的空襲中喪生,黎巴嫩政府譴責這次襲擊爲戰爭罪。

美國敦促以色列結束中東戰爭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中東之行意在緩和該地區的衝突。

布林肯抵達以色列與內塔尼亞胡會談

以色列加強對黎巴嫩真主黨的襲擊,而美國試圖重啓陷入僵局的談判,以結束加沙戰爭。

以色列對真主黨下屬金融機構發起襲擊

以色列表示此次襲擊的目標是真主黨的經濟「體系和據點」,尤其是其金融機構卡德哈桑協會。

以色列空襲黎巴嫩南部城市市政大樓導致市長喪生

納巴提耶市政大樓遭到空襲,該市市長和至少15人死亡。

聯合國指責以色列用坦克襲擊駐黎巴嫩維和人員

以色列軍隊繼續對加薩走廊北部進行猛烈轟炸並加大攻勢。

以軍擴大轟炸範圍 貝魯特市中心被炸

以色列對黎巴嫩首都市中心進行的一連串空襲造成至少22人死亡。最新空襲地點距離真主黨盤踞的貝魯特南郊有5公里多。

以色列對黎巴嫩的戰爭將持續多久?

疏散命令的規模和以色列領導人言辭的變化,表明以軍將在鄰國更深入地推進。

以色列繼續對真主黨高層發動精準空襲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稱,儘管已獵殺真主黨領導人納斯魯拉,以色列的「工作仍未完成」,其最終目標是「改變中東的力量平衡」。

黎巴嫩
「沒有傷,只有亡」:毀滅和恐懼席捲貝魯特

貝魯特全城多處建築倒塌、濃煙四溢,黎巴嫩家庭連夜逃離家園,躲避以色列轟炸。

內塔尼亞胡:以色列「認同」美國領頭提出的停火提議

華盛頓方面對內塔尼亞胡堅持繼續「全力」打擊真主黨的行爲表示失望。

真主黨向特拉維夫發射彈道飛彈

在本週早些時候黎巴嫩遭遇襲擊後,真主黨首次向以色列發射了Qader 1飛彈。

以色列對黎巴嫩發動更多襲擊,暴力不斷升級

黎巴嫩真主黨週二上午向以色列軍事目標開火,世界各國領導人警告不要演變爲全面戰爭。

美國警告以色列不要與真主黨全面開戰

黎巴嫩真主黨與以色列軍隊展開了自去年10月7日以來最激烈的交火。

黎巴嫩
真主黨領導人警告以色列已越過「所有紅線」

哈桑•納斯魯拉稱尋呼機和對講機爆炸事件令真主黨受到「重大的安全和軍事打擊」。

真主黨的對講機在黎巴嫩各地爆炸

在週二的傳呼機爆炸事件後,週三的新一輪爆炸造成20人死亡,至少450人受傷。

從臺北到布達佩斯:尋呼機爆炸的神祕軌跡

黎巴嫩真主黨遭遇的大膽襲擊事件所涉設備的供應鏈跨越三大洲。

降級信號未能消除以色列與真主黨對抗的擔憂

儘管雙方在上週日的交火後試圖緩和緊張局勢,但爆發更廣泛衝突的條件依然存在。

以色列對黎巴嫩發動襲擊

以色列軍方稱,襲擊是爲了挫敗好戰組織黎巴嫩真主黨的進攻。

以色列戰機空襲黎巴嫩,以回應真主黨的火箭彈襲擊

以色列表示,夜間空襲的目標是該激進組織的武器儲存設施和軍事設施。

中東
西方各國加緊呼籲本國公民離開黎巴嫩

英國、美國和法國都敦促公民儘快離境,原因是在貝魯特和德黑蘭發生兩起刺殺事件後,該地區可能爆發一場全面地區戰爭。

戈蘭高地遭襲後外交官員督促最大限度保持克制

火箭彈襲擊造成12人死亡後,政治人士和外交官員試圖避免以色列與真主黨之間爆發全面戰爭。

黎巴嫩真主黨:若黎以衝突擴大,戰鬥將「無規則、無限制」

真主黨領導人發出威脅之際,人們越來越擔心黎巴嫩南部邊境爆發全面戰爭。

以色列軍方批准對黎巴嫩的「進攻」計劃

以色列和真主黨的衝突加劇,人們越來越擔心雙方陷入全面衝突。

黎巴嫩
黎巴嫩居民因以色列-哈馬斯衝突陷入恐慌

黎巴嫩居民們囤積物資,逃離邊境城鎮,因爲他們越來越擔心自己的國家可能被捲入戰火。

中東
以色列空軍轟炸黎巴嫩南部和加沙的目標

在阿克薩清真寺發生的衝突之後,以色列遭到火箭彈襲擊並進行回擊,暴力衝突嚴重升級。

黎巴嫩
黎巴嫩儲戶的絕望:爲何拿槍指著銀行才能取到錢?

一名女子拿著玩具槍衝進銀行搶奪屬於自己的存款,震驚了全國。

黎巴嫩
黎巴嫩法官就港口爆炸起訴總理

負責調查8月貝魯特港口災難性爆炸事件的法官指控該國看守總理和三名前部長犯有翫忽職守罪,造成數百人死亡。

黎巴嫩
黎巴嫩候任總理阿迪卜辭職

阿迪卜稱,他沒有辦法組建一個帶領國家擺脫經濟災難的危機政府。他在8月底被任命爲總理。

貝魯特
黎巴嫩政府在民憤中集體辭職

總理迪亞卜將上週導致160多人死亡的貝魯特港大霹靂歸咎於「政治腐敗」,表示他發現「腐敗體系比國家還要龐大」。

黎巴嫩
馬克宏呼籲國際社會援助黎巴嫩

貝魯特發生大霹靂後,法國總統在國際視訊會議上警告,援助努力事關黎巴嫩乃至整個地區的未來。

黎巴嫩
貝魯特大霹靂死亡人數達到135人

黎巴嫩宣佈貝魯特進入兩週緊急狀態,同時下令軟禁相關責任人,並將爲30萬流離失所的人提供救援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