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

詠竹坊
業務下滑現金急降 南旋控股減息渡難關

來自最大客戶業務量下滑11%,這家服裝製造商23/24下半財年的營收開始收縮。

詠竹坊
中央內需挺經濟 李寧股價或能扭頹勢

李寧公佈去年業績,毛利率增1個百分點,派息比率提高至50%。

孟加拉
孟加拉承諾購買美國棉花以拯救本國服裝業

川普的關稅計劃威脅到對這個南亞國家經濟至關重要的服裝業。

中國城中村改造帶來「大洗牌」

中國計劃改造全國數千個城中村,使其成爲「新質生產力」工業園區。但此舉使衆多較低端的小企業主對自己的生計感到擔心。

詠竹坊
昔日光環褪色 老化品牌金利來謀退市

內地消費疲弱,上市32年的老牌男裝企業金利來,也加入這一波私有化浪潮。

逃稅
Adidas總部連續第二天遭突擊搜查

這家德國運動服裝巨擘表示,這項對涉嫌逃稅行爲進行的長期調查不太可能產生「任何重大財務影響」。

詠竹坊
波司登贏在一個「貴」字

波司登未受零售業冷風影響,中期業績表現理想,盈收均錄得成長。

詠竹坊
不敵消費降級 安踏被Fila拖後腿

這家領先的運動服裝製造商稱,第三季度旗下高階品牌斐樂的銷售額開始萎縮,而核心品牌安踏則繼續成長。

希音
「希音村」如何抓住快時尚供應鏈?

成千上萬家工廠都依賴這家零售商,但其基於速度和薄利建立起來的商業模式正面臨競爭對手帶來的壓力。

製造業
正在苦撐的中國低端製造企業

中國的服裝、玩具和傢俱工廠受到訂單下滑、海外市場實施貿易限制以及來自東南亞地區的競爭加劇等因素的打擊。

孟加拉
孟加拉服裝業受到政府鎮壓抗議活動的衝擊

宵禁和通訊中斷提高了運輸成本,動搖了人們對這個全球主要出口國的信心。

Adidas
Adidas上調全年業績指引

這家德國運動服裝品牌3個月內第二次提高利潤預期。

UNIQLO
順應消費降級的中產,UNIQLO調整中國策略

這家日本快時尚零售商放慢了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開店速度。它能否將自己應對日本樓市崩盤和通縮的經驗複製到中國呢?

Adidas
大中華區復甦將提振Adidas業績

這家德國公司預計中國市場今年將保持復甦勢頭。這對正在艱難應對美國市場放緩的世界第二大運動服裝品牌將是一個提振。

李寧
Lex專欄:李寧挑戰耐克不容易

李寧的股價如今仍較2021年的峯值低82%。要重振股價,李寧需要找到願意爲它買單的一羣海外消費者。

彪馬
彪馬終止贊助以色列國家足球隊

這家德國運動品牌表示,做出該決定是出於商業原因,與消費者的抗議無關。

孟加拉服裝出口商稱西方品牌未支付「合乎道德的價格」

孟加拉服裝業的最低工資漲幅不足以應對飆升的通膨率,工人抗議導致大量服裝廠關閉。

服裝
Zara所有者Inditex對迴歸俄羅斯市場持開放態度

這家西班牙時尚集團還希望擴大在利潤豐厚但競爭激烈的美國市場的影響力。

在「世界衣櫃」上成長起來的服裝跨境電商

李瀚明:隨著物流行業不斷成熟,中國出口跨境電商出口的商品,也漸漸從首飾等工藝品發展到了爲更多人所需要的服裝、鞋帽、箱包品類。

詠竹坊
兩大因素纏擾 滔搏難解困局

這家外國體育品牌代理商,業務正受兩大負面因素衝擊。

後來者尋求複製希音的成長之路

希音的崛起引來了許多模仿者,想從Z世代日益愛買廉價服裝的趨勢中獲利,拼多多和字節跳動都推出了類似的快時尚平臺。

書評
書評:《被放大的慾望》

袁漪琳:「時尚是骯髒的」,最「可持續」的做法是不買任何東西,但這是不可能的。《被放大的慾望》一書試圖給出解決這個問題的答案。

Esprit
ESPRIT計劃全球擴張,押注經濟復甦

該公司行政總裁表示儘管通膨飆升,但時尚零售商最糟糕的時期已經過去。

供應鏈
雨果博斯將部分生產轉至歐洲周邊以縮短供應鏈

德國時尚品牌雨果博斯將大幅擴大土耳其工廠的產能,減少對東南亞生產的依賴。

H&M
H&M利潤回升恢復分紅

儘管H&M銷售額仍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但該公司第三季度利潤已超過疫情前的水準。

供應鏈
越南新冠病例激增衝擊全球供應鏈

疫情打擊了這個世界服裝和鞋類製造中心,爲耐克和Adidas供貨的製造商被迫關廠。目前越南只有約1%人口完成了疫苗接種。

樂尚街
運動鞋品牌Allbirds進軍服裝界

Allbirds新推出的、採用創新環保材質的服飾系列,將檢驗人們是否願爲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產品支付更高價格。

零售
新冠疫情下零售業該如何生存?

福魯哈爾:美國運動服裝零售商American Giant在疫情中的做法可以爲其他品牌提供一些有趣的經驗。

機器人
UNIQLO用機器人打包服裝

在新創企業牧今的幫助下,UNIQLO的所有者迅銷開發出一種打包服裝的機器人,這使其倉庫突破了實現完全自動化的最後一道障礙。

復星
復星希望重振所收購的外國服裝品牌

復星希望依靠中國消費者來扭轉旗下國際時裝公司的頹勢。有些中國收購方強調不干涉被收購企業的經營,但復星採取了不同的做法。

機器人
全球最大的服裝製造商將繼續投資於人力

晶苑集團的行政總裁羅正亮不認爲處於初期階段的縫紉機器人在不久的未來能與低成本國家的人類勞動者競爭。

新百倫在華打贏商標侵權訴訟

蘇州一個法院判決三家被告支付高達150萬美元的損害賠償金,因爲它們抄襲了該美國鞋類品牌的斜體「N」標識。

服裝
七匹狼以3.2億元購得德國輕奢品牌分銷權

七匹狼將購入德國時裝設計師卡爾•拉格菲爾德的品牌的在華分銷權,這是中國服裝企業收購奢侈品牌的最新一例。

美國童裝巨擘決心殺入中國紅海

Carter’s董事長兼執行長凱西:如果我們當初沒有把工廠搬到亞洲,可能就已經破產了;我相信在我們有生之年,服裝行業是不會迴流美國的。

製造業
AdidasCEO稱制造業大舉迴流是「幻想」

AdidasCEO羅思德表示,製造業大舉迴流發達國家自動化工廠是一種幻想,這一論斷適用於整個運動服裝行業。

中國健身熱爲運動品牌帶來成長動力

受到政府支持的健身熱潮以及時尚潮流的轉變,提振了中國本土運動服裝品牌和Adidas、耐克等外國品牌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