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利

愚蠢的暴利指責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缺乏經濟學常識的指責遍地都是,如以土地價格與建安成本指責房價過高,以中外人均收入指責中國消費品價格過高,受波及的包括眼鏡、牛仔褲,現在是星巴克。

中國應爲金融鬆綁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黃育川:作爲一種爲政府目標服務的工具,金融抑制作用曾經十分顯著。如今,延續這種政策可能帶來麻煩。

中國銀行業「暴利」之爭

中國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郭田勇:中國銀行業「暴利」主要源自行政壁壘與價格管制;從短期來看,保持銀行業適度盈利乃次優或無奈選擇,未來仍需繼續深化金融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