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

新快報
雙軌制下中國媒體的尋租與自律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劉遠舉:中國媒體多遵循一個奇怪卻合理的邏輯:新聞尋租不可恕,但尋租也在消解管制。脫胎於宣傳體系的媒體怪胎習得新聞倫理需要自由市場。

媒體札記:決裂的時機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新快報餘波未平,京華時報又被趁熱打鐵。掙扎在政治和資本雙重壓力下的中國媒體深陷泥淖,舒立一篇批評文章更讓媒體命運共同體明確分野。

媒體札記:晴空普照油菜花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新快報被處罰。中國網路新聞主管者要求網路「清朗」,「七條底線」後再提「八個帶頭」。輿論場上,一面看到的是硝煙,一面是正能量上升。

陳永洲
媒體爲何在中國是弱者?

中國問題觀察者鄧聿文:假設陳永洲無過錯,警方會放了他嗎?恐怕不會。中國媒體的尷尬性質決定了它的弱勢地位。它越是團結,受到的打壓只會越大。

輿論
媒體質疑的權利和邊界

中國媒體人楊柏國:記者被拘事件讓媒體的質疑性報導成爲爭議焦點。在當下中國,保護媒體質疑的權利顯然利遠大於弊,但媒體也需「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新快報
如報導不專業,則批評無底氣

FT中文網撰稿人簡光洲:當外界的風險無法控制時,減少風險的最好方法只能是提高記者自身的專業性。新聞報導環境好壞不需要討論,也沒有討論的餘地。

媒體札記:三而竭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記者被拘事件已在悄然降溫。新快報的聲援者,和年初獻詞風波中爲南方週末吶喊的應是同一批人,當初聲嘶力竭,最終還不是冷感收尾?

媒體札記:命運共同體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兔死狐悲。平素看似一盤散沙的記者編輯們在危機來臨時,爆發出絕地反擊的力量。如此大規模的批評,充分證明了中國媒體從業者的集體焦慮。

媒體札記:頭版戰書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記者陳永洲被拘留,東家新快報祭出「請放人」頭版。這個魚死網破的頭版如同火上澆油,將公衆對輿論管制、警方濫權的憤怒推向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