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陳永洲

媒體爲何在中國是弱者?

中國問題觀察者鄧聿文:假設陳永洲無過錯,警方會放了他嗎?恐怕不會。中國媒體的尷尬性質決定了它的弱勢地位。它越是團結,受到的打壓只會越大。

在西方國家,媒體通常被稱爲「第四權力」,承擔著監督公權力,守望社會的責任。而在中國,媒體則是廣義的公權力的組成部分。但在中國整個公權力譜系中,相對於其他權力機構,甚至不是公權力的機構,如國有壟斷企業,媒體也是一個弱勢者。這是一種偶然的現象,還是有必然的因素?

不妨以新近發生的陳永洲案來剖析。

陳案最近呈現戲劇性的變化,最初羣情激昂、新聞界總動員,聲討湖南警方,如今當事媒體道歉,各方偃旗息鼓。雖然案情逆轉源於陳永洲的自供,但假設:陳在批評中聯重科的報導中沒有收受賄賂,媒體就會是勝利者嗎?警方就會如陳永洲東家新快報所要求的那樣放人嗎?

您已閱讀10%(266字),剩餘90%(247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