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教育
「厭童症」是誰的問題?

海雅涵:成年人自己情緒穩定很重要。「熊孩子」行爲一發不可收拾,往往是因爲家長在孩子稍微有哭鬧的時候就過度緊張,覺得要馬上制止孩子,否則自己會覺得「丟臉」。

投資
投資老手用平常心面對虧損

裏格比:對於投資老手來說,虧損在預料之中,他們往往能更好地應對。但對於那些迅速賺到上百萬的人來說,情況可能就不同了。

疫情之後,爲何我們會步入「大疲憊時代」?

凱莉:疫情帶來的痛苦已經讓步於一種疲憊狀態。當社會約束被迅速消除時,失範感隨之而來,突然的自由讓我們疲於應付。

藝術
那些畫布上的抉擇時刻

我們無法確知某個決定會把我們帶往何方,但是爲了決定而做出的權衡和冒險,卻可以讓我們更清晰地瞭解自己。

心理
在不確定的年代被高看的確定性

凱莉: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會獎勵那些言談自信的人——即使其言論並不恰當——而那些承認自己拿不準的人則不受關注。

爲什麼不該告訴人們「不要恐慌」

韋塞利:那些已經恐慌的人不太可能聽得進去,而那些不恐慌的人會開始揣測自己是否應該恐慌。最重要的是多數人在緊急情況下本來並不會恐慌。

情緒
金融業從業者的理智與情感

心理治療師沙拉蓋:讓一個人接受投資風險,就必須讓他與自己的股票建立情感聯繫。這個過程好比:將自己的戀愛對象理想化,才能做出訂婚和結婚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