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坎貝兒

併購
本田與日產的合併之路面臨哪些障礙?

交易條款、雷諾的地位、不同的文化以及可能的競爭對手,都可能打亂本田與日產的合併計劃。

併購
日產與本田進行合併談判

日本汽車製造商正努力應對快速發展的中國競爭對手和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低迷需求。

電動汽車如何成爲熱門公司福利

工資犧牲計劃爲購買電動汽車提供了更便宜的途徑。

汽車業
全球汽車製造商重新加大對混合動力技術的投資

利率居高不下以及對充電基礎設施不足的擔憂,降低了買家對純電汽車的熱情,而先前被業內視爲過渡產品的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反彈。

大眾
大眾警告歐盟不要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

這家德國車企的品牌負責人在FT未來汽車峯會上表示,提高關稅可能導致在中國運營的國際品牌遭到「報復」。

馬斯克的特斯拉能否繼續橫跨中美兩國?

就在華盛頓對數據安全感到緊張之際,這家電動汽車製造商與一家領先的中國網路公司就駕駛技術達成了一項協議。

特斯拉
馬斯克解僱特斯拉整個超級充電站團隊

這家電動汽車製造商的公共政策部門也將被解散,執行長在備忘錄中宣佈將再裁員數百人。

特斯拉
特斯拉與百度合作開發駕駛輔助系統

特斯拉距離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推出自動駕駛功能又近了一步。

特斯拉
特斯拉股東迎來7年來最糟糕業績

投資者想知道這家電動汽車製造商是否正處於方向的重大轉變之中。

特斯拉
特斯拉股東將投票決定公司遷址和馬斯克獎酬

該公司董事長致函股東,請求他們批准將公司註冊地遷至得克薩斯州,並批准按目前股價計算價值478億美元的馬斯克獎酬方案。

特斯拉
電動汽車市場放緩,特斯拉還能重現輝煌嗎?

汽車製造商受到廉價中國品牌、需求下降甚至伊隆-馬斯克「有毒」個性的威脅。

特斯拉爲什麼不應該被納入瑰麗七股

特斯拉可能會被捲入一場剛剛開始的全球電動汽車經濟大蕭條。

特斯拉
特斯拉和比亞迪銷量下滑,電動化轉型擔憂加劇

在比亞迪出貨量大幅下降之後,特斯拉重新奪回全球最大純電動汽車銷售商桂冠。

比亞迪首季純電動汽車銷量環比下降42%

國內市場需求疲弱而競爭加劇導致比亞迪在第一季度售出逾30萬輛純電動汽車,這意味著特斯拉將奪回世界最大純電動汽車賣家的桂冠。

英國對加拿大汽車出口面臨6%的關稅,兩盟國貿易爭端加深

隨著英國脫歐後的協議到期,兩個盟國就汽車中可包含多少歐盟內容僵持不下。

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今年將佔據歐洲市場25%的份額

歐盟汽車製造商警告說,來自中國的廉價車型浪潮將削弱本土公司生產車型的競爭力。

奧迪考慮在美國生產電動汽車以擴大市場份額

其母公司福斯汽車在南卡羅來納州建造的工廠是這家德國品牌的可選方案之一。

定製車需求令賓利實現創紀錄業績

去年每10名客戶中就有7名購買了超過4萬歐元的定製附件,同時該公司推遲了全電動車型的發佈。

梅賽德斯試用人形機器人,執行「高難度和重複性」任務

德國汽車製造商在難以招聘足夠多的可靠工人之際,將目光投向了機器人。

吉利的融資希望因路特斯股價暴跌而蒙上陰影

路特斯上市後股價暴跌,讓人對雄心勃勃的中國車企吉利未來利用公開市場融資的能力產生疑問。

紅牛暫停霍納案核心女性員工的職務

該公司表示,由律師領頭的調查已洗脫了霍納的不法行爲嫌疑。目前尚不清楚該女性員工是否會對駁回她申訴的決定提起上訴。

蘋果
蘋果叫停「泰坦計劃」標誌着電動汽車行業困境

蘋果叫停電動汽車項目被視爲對整個電動汽車行業現狀的投票。

豐田對混合動力汽車的忠實押注是正確的嗎?

市場正在重新評估日本汽車製造商豐田對全電動汽車有限興趣的立場。

馬斯克
特斯拉560億美元薪酬交易受挫對伊隆•馬斯克和他的帝國意味著什麼?

德拉瓦州法官裁定億萬富翁執行長必須放棄有史以來最大的激勵方案後,這家汽車製造商董事會面臨壓力。

供應鏈
紅海襲擊讓歐洲製造商和零售商面臨「混亂」時期

集裝箱船改道擾亂了供應鏈,增加了航行時間和運輸成本。

福特削減F-150閃電產量,斯特蘭蒂斯警告電動汽車市場面臨「血雨腥風」

塔瓦雷斯表示,電池驅動車型的降價可能會損害汽車製造商的財務健康。

汽車業
比亞迪將在印尼投建電動車廠

這家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將爲其第6家海外工廠投資13億美元,以擴大其全球足跡。

美國對青年運動武裝發動新一輪打擊

富豪汽車成爲新一家因爲交付受阻受到影響的公司。

汽車運輸船短缺阻礙中國對歐洲電動汽車出口

舊船報廢而新船尚需時間才能投入運營,導致一船難求、運費高漲,這對謀求擴大出口的中國車企影響尤其大。

現代汽車是如何在美國發展壯大的?

這家南韓汽車製造商在美國的電動汽車銷量已升至僅次於特斯拉的第二位。

2023年英國電動汽車銷售額首次下降

英國電動汽車成長乏力,行業呼籲削減增值稅以激勵消費者。

電池
中國比亞迪將宣佈在匈牙利建設電動汽車工廠

比亞迪集團將在匈牙利投資建設電動汽車工廠,力爭在本十年末前主導歐洲電動汽車行業。

特斯拉
特斯拉公開招聘瑞典政府事務專家

特斯拉希望加強在北歐國家的遊說,以幫助解決該地區針對這家美國汽車製造商不斷升級的罷工。

豐田
豐田探索在英國開展兩項投資

日本汽車集團豐田表示,英國允許銷售新的汽油、柴油和混合動力汽車至2035年的決定有助於其「保持競爭力」。

電池
日產將領頭對英國工廠投資20億英鎊生產電動汽車

隨著這家日本車企向綠色能源轉型,該協議將把桑德蘭工廠改造成全電動汽車工廠。

特斯拉
馬斯克稱瑞典特斯拉相關行業罷工「太瘋狂」

分析人士稱,特斯拉目前面臨的最大風險是其他國家,尤其是德國的工會加入罷工浪潮,以表示對瑞典工會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