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黨

面對黯淡預測,斯塔默努力提振經濟成長

英國首相斯塔默承認工黨政府行動過於緩慢,過於謹慎,呼籲加快變革。

爲爭奪保守黨選民,英國工黨意外向右走

何越:斯塔默將努力塑造一個理智財政的工黨政府,這是糟糕的英國財政局面下,斯塔默用來吸引保守黨選民,贏得大選的方式。

FT社評:英國決定性大選沒有好人選

這場大選讓英國《金融時報》覺得異常困難,主要政黨把意識形態純粹性擺在了英國利益之上,哪一方都無法獲得我們的支持。

強森推動提前舉行大選

在退歐立法時間表上受挫後,英國首相試圖奪回主動,鼓動議員們週一投票同意在耶誕節前舉行大選,但估計反對黨不會同意。

退歐:英國的不歸路

沃爾夫:英國如今的問題不僅僅是退歐。極端主義政治的詛咒纔剛剛開始,英國也許會遭受長久的混亂。

與FT共進午餐:約翰•麥克唐奈

麥克唐奈是英國政壇最爲有趣的人物之一,如果退歐讓工黨上了臺,他將能發揮巨大影響力。他說:「人們想要改變。」

英國工黨更友善、更溫和的政治正在破產?

英國工黨放棄有效反對的角色,幾乎沒有對當前的主要政策問題進行有意義的監督,而其一度強大的道德內核也在逐漸消失。

英國若退歐布萊爾難辭其咎

FT數據評論編輯佩恩:如果6月23日英國在公投中贊成退出歐盟,可以說,布萊爾應承擔相當大的責任。他在歐盟東擴問題上處理失當造成了移民已經失控的普遍觀念,助長了反移民情緒。

工黨
毛澤東信函即將拍賣

蘇富比將在近日拍賣毛澤東1937年寫給艾德禮的一封信,信中呼籲英國加入抗擊日本的「生死鬥爭」。這是中共尋求與英國政界人士建立關係的一個早期嘗試。

令人意外的英國大選結果

FT中文網撰稿人何越:英國大選的結果讓許多人大喫一驚,尤其是諸多民調機構。而史上首位當選的華裔下議院議員對英國華人社區的冷漠反應,也讓人頗感意外。

英國今日大選 最後民調仍顯僵局

選前最後的民意調查顯示,即將在今天舉行的英國大選仍然沒有明顯的贏家。不過,在那些競爭激烈的選區,選民最後關頭的轉變可能會改變一切。

英國大選進入最後衝刺階段

本週四大選前進行的FT/Populus民調顯示,保守黨和工黨支持率各爲34%,雙方均未能打破僵局。英國選民將在最後時刻對如何投票作最後盤算。

一個中國移民眼中的英國大選

FT中文網撰稿人何越:移民十年,我一直在觀察英國政治生態。此次大選,兩大黨支持率不相上下,各黨爲組閣討價還價的大戲可能比五年前更熱鬧。

英國
盧德主義在英國抬頭?

先進機器設備的應用,會減少勞動者的工作崗位、降低他們的工資嗎?兩百年前的英國,搗毀機器的盧德分子就是這麼認爲的。而今天,人們似乎又聽到了歷史的回聲。FT臥底經濟學家Tim Harford用幽默的對話的形式對此進行了分析。

米勒班
米勒班:聰明的馬克思主義者

FT專欄作家斯卡平克:在寫於45年前的《資本主義社會下的國家》中,米勒班準確地預見到了資本主義如今的樣貌。

英國
米勒班的「布熱德牌」

英國大選要到2015年才舉行,但各黨間的拉票暗戰已經打響,反對黨領袖埃德·米勒班近日在工黨全國代表大會上做出了諸多大膽的、吸引眼球的承諾。但FT社論認爲,米勒班的主張與其說是其冒險精神的體現,不如說是一種政治投機主義行爲。要想競選首相,米勒班還需要做的更多、更實際。

英國
什麼是最佳財政政策

FT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政界人士似乎已形成這種看法:沒有人因爲低估選民的智慧而輸掉選舉。所幸英國財相達林拒絕這麼做,他的誠實應該得到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