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

防疫
吉布地利用經基因改造的蚊子遏制城市瘧疾浪潮

經過基因改造後的斯氏按蚊將被釋放到吉布地全國各地。

農業
基因編輯作物:是「科學怪人食品」,還是應對氣候變化的良方?

歐盟委員會正考慮放鬆對基因編輯技術的監管。批評人士稱,此舉是由大型農業企業推動的,會帶來後果不明的風險。

科學
科學家誓言復活塔斯馬尼亞虎

這種動物的正式名稱是袋狼,它在近90年前被宣佈滅絕。在重建其基因組後,科學家們希望在10年內藉助代孕動物讓它再度誕生。

修改基因:不可阻擋的外部演化

劉遠舉:通過改變基因,改良後代的技術,會導致階層間的馬太效應,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嗎?

基因編輯嬰兒打開「潘朵拉魔盒」

鄧聿文:世界首例基因嬰兒出現在中國,反映了中國在科學倫理規範及其監管方面的缺席,以及科技人員的投機心態。

「基因論英雄」時代到來?

阿胡賈:胚胎植入前基因篩檢已經可以實現。隨著基因科學家進一步解開基因組之謎,避免疾病與選擇優良基因之間的界線會變得越來越模糊。

通過基因繪製長相爲何令人不安?

基因科學迫使我們思索自己所珍視的東西。根據基因組繪製出長相,就像毫無保留地袒露我們深藏的每一個祕密。

科學家首次修復人類胚胎中的基因缺陷

美國研究團隊與南韓和中國的同事合作,用基因編輯技術CRISPR修復了會導致肥厚型心肌病的DNA突變。

華大基因CEO:怎樣玩轉「生命經濟」?

這位善於解讀中國人「天書」的執行長說,他要把基因測序成本降到千元以下,還要直接佈局到縣鄉一級。

社評
FT社評:理智地利用基因編輯技術

快速、準確的新型「基因編輯」,將取代過去40年裏使用的那種碰運氣式的基因工程方法。在良好的管理和公衆支持下,基因編輯可能會引領生物科技進入一個黃金時代。

生物學
創造自然界沒有的「生物」

從人工合成的活細胞,到生物燃料和稀缺的中草藥成分,都能借助「合成生物學」獲得。難怪科學家稱,有了合成生物學的工具,人類不必僅僅接受大自然的賜予。